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硬件设备 硬件设备

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

佚名 2024-05-14 人已围观

简介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1.回顾小米发展历程,16-18年几乎被淘汰出局的小米,经历了什么?

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回顾小米发展历程,16-18年几乎被淘汰出局的小米,经历了什么?

2.颠覆认知的互联网思维

3.2019双十一销售额(双11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4.小米手机的盈利方式

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

回顾小米发展历程,16-18年几乎被淘汰出局的小米,经历了什么?

        2010年4月,中关村银谷大厦。

        雷军和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名为小米的手机公司就此诞生。

        同年8月MIUI内测版发布。11年10月,小米正式发布自家首款3G智能手机小米M1,雷军和他的小米的传奇旅程就此开始。

        小米第一代智能手机开创了定制系统的先河,其自家的MIUI系统在安卓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内容,其易用性广受好评,也帮助了小米手机在市场上取得不俗表现。小米1到次年下半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300万台。

        2012年8月,小米手机1s、小米手机2发布,同样一开售便被疯狂的消费者一扫而光。

        到了2013年,全球MIUI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

        14年,小米全年累计销量暴增至6000万台,堪称业界奇迹。

        15年,小米销量增速开始放缓,但小米手机4的累计销量依然破千万大关。至此,小米已独占全国15%的智能手机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小结:此阶段的小米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 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鱼龙混杂,山寨品牌层出不穷虽价格较低但质量堪 忧。小米凭借低廉的价格,较好的品质成功搅局,其低价策略符合当时大部分国人的消费水平,从而满足了其智能手机需求。

        2. MIUI系统开创了定制系统的先河。比起其他品牌的原生安卓系统,小米的系统诸如取消应用抽屉等设计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3. 主攻线上市场。当时网络购物正处风口,互联网的高便捷性使得小米品牌得以迅速传播。同时小米极具前瞻性的线上策略为其节省了大笔渠道成本,这也成为了小米手机售价如此之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快速增长与扩张之后,2015年,小米出货量增速终于出现了下滑。

        从内部看:

        1. 低价策略虽在前期帮助小米赢得大量市场,但其短板也显然易见:首先,微薄的利润使得小米资金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次,利润空间过小意味着降价空间几乎为零,这使得小米承担库存积压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迫使小米手机生产出货一直放不开手脚,反应在市场上便是小米手机似乎永远要抢、似乎永远处于缺货状态。

        雷军开始被外界冠以“耍猴”的名号;再者,低价策略让小米越来越成为了低端、屌丝机的代名词,小米品牌形象每况愈下。

        2. 主攻线上市场的策略在前期非常奏效,但随着网购的逐渐成熟和其他品牌网络渠道的跟进铺设,小米的线上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同时,智能手机的使用群体正在逐渐由年轻人扩大到包括中老年人的全年龄段,线下市场重回大众视线——线下市场正是小米的一大短板,更糟糕的是,线上市场反倒由于假货等原因被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抵制。

        从外部看:

        1. 国内正处于智能手机的增量市场,酷派、金立、波导、乐视等新势力不断加入,其中不乏性价比极高者,消费者有了除小米之外的新选择。

        2. 手机市场在不断扩张下开始进行细分。OPPO、vivo主打年轻 时尚 ,华为主打商务,三星、苹果、htc则牢牢把控高端市场,小米并没有及时做出品牌定位(或者说其“发烧”定位的受众群体实在太小),仅靠性价比已经无法赢得消费者青睐。

        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小米出货量增速的下滑。然而,当时的小米不知道的是,增速下滑只是一个开始,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们即将面临如同高空速降一般的衰落,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已经悄然打响。

        小结:

        可以说低价策略对小米产生的影响很早便显露了出来。过分执着于性价比使得小米固步自封,仅仅看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对于消费者对智能手机需求的细分化和消费升级,小米则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线下市场的重新崛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华为、OPPO等品牌线下布局可谓无孔不入,甚至全国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个镇集,这些本应该最认同小米低价策略的低端群体反而被其他品牌收入囊中。这成了小米的软肋,这些品牌线下市场的深入如同一把钢刀正中小米心腹。

        2016年2月24日,国家会议中心。

        依然是雷军、依然是掌声一片,小米5的价格尘埃落定——1999元 。依然是1999,小米迎来了自己的第五代机型:小米5。

        实际上,随着通货膨胀和当年闪存成本的“突飞猛涨”这个价格留给小米的利润空间已经不言而喻,但小米依然坚持着自己高性价比的理念,坚持为消费者做性价比最高的手机。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对于小米5的反应显然没有米粉们在雷军面前大声喊出小米5 1999元的定价时强烈——小米5全系列最终销量定格在920万台。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家手机厂商而言,这都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手机销售成绩。但是不同的是,小米旗舰机本身定价偏低,销量本该更高才是。

        更何况,同样是1999元,上一代小米4系列销量达到了1400万台。随着自家旗舰的失利,小米全年出货量由2015年的6490万台降至当年的4150万台,市占率更是由去年的15%应声暴跌至8.9%,市占率跌出前五,即将成为“others”的一员。

        2016年对于小米而言无疑是难熬且失败的一年。2017年小米似乎做出了一些改变。

        2016年10月,堪称小米里程碑的经典之作小米Mix发布。

        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万家灯火中,团圆饭桌前,小米Mix赫然登上春晚,出现在千万家大荧幕之上。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小米Mix,借着4457万元的天价广告位,伴着新年钟声的袅袅回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这场价值四千多万元的豪赌,却落得满地狼藉。

        小米Mix最终成为了叫好不叫座的教科书式产品。实际上,Mix本身是小米炫技产品,主要目的是提升品牌形象,销量不好并不是其主要问题。

        作为国内用户能够真正买到的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机,Mix却只开了一个好头,最终落得一个狗尾续貂的下场。小米Mix一经发布便广受业内人士好评,但宣传和教育上的不足使得大众并不能接受Mix这样的“异端”。

        春晚广告看似高端但实际上只是一群 科技 宅的自娱自乐,春晚的受众最终是大众群体,米粉或许能看出Mix的出众之处但普通大众第一次看到她时可能会以为那是一台显示器或者平板电脑。

        因此这个天价广告并没有对圈外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实际上,小米Mix在春晚上的宣传短片仅有短短的30秒,导致这次广告宣传虽面积广泛但教育性并不高,大众对于“全面屏”“陶瓷机身”等概念依然是一头雾水。另外,小米Mix因产能等原因一直处于缺货状态,这使得其与自身高达三、四千元的身价极其不符。

        最终,小米Mix成为国内智能手机走向全面屏时代的开山鼻祖,但自身也只能成为米粉心中的一段难忘记忆了。

        同年4月,万众瞩目之下,无数米粉心中之最——小米6正式发布。

        依然是雷军,依然是掌声雷动,但1999的起售价,已然不再。

        也许是认为小米6足够优秀,也许是成本压力过于巨大,小米6起售价最终确定为2499 。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小米6都是一款绝对优秀的产品,或者说是小米史上最优秀的产品也不为过。她是无数米粉心中的一代经典,是一代神机,是一件艺术品,她被界内人士津津乐道,她的影响持续至今,她催生的大批“米6钉子户”直至今天,数量仍然巨大。

        然而讽刺的是,与这样一部小米史上最优秀的产品相伴的,却是小米史上最惨淡的旗舰机销量。

        从专业角度来讲,米6绝对是成功的,但从商业角度来看,米6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小米6最终销量仅550万台,成为当时小米史上旗舰机销量最少的机型。

        Mix与米6两款优秀作品的陨落成为了压垮小米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小米几乎进入了全员一级战备状态。

        小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小结:

        小米多年积累的问题在16、17年全面爆发。

        首先,小米对于线下市场的忽视之严重超出想象。线下市场捉襟见肘使得小米在商超、手机城等地点几乎销声匿迹。手机卖场里,随处可见OPPO、vivo的推销员卖力讲解,而小米专柜或是没有,或是藏于最偏僻的角落。

        而三四级市场甚至是村镇市集市场则被OV两家完全垄断,小米没有任何机会。在当时,大城市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国内智能手机的增长几乎全部来源于三四级市场。

        这些地方恰好互联网发展较为落后,大部分人仍没有网购习惯甚至不会网购,小米长期耕耘的线上市场对比其他品牌虽仍有较大优势,但在小型城市或城镇村集却无的放矢,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OV两家耗费巨大成本苦苦经营的线下渠道终于有了回报,在17年迎来爆发。

        其次,长期坚持的性价比理念已经成为小米进一步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小米长期走低价战略,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几乎无法挽回的“低端、屌丝”印象。

        在手机市场四处开花的16、17年,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已经随着消费升级从生存发展需要升级为尊重和归属感的需要,各个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花费高额成本打造自身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而小米此时显然已经落队很远了。

        2010年创立,一次次创造行业神话,一次次突破极限的小米,终于遇到大麻烦了。

        回顾一下2016-18年的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全面雄起,索尼、htc销声匿迹,三星在经历16年爆炸门事件后也节节败退。而国际手机厂商吐出的这一大块肥肉,却几乎半点没有落在小米嘴里。

        无论是华为长年的技术积累,还是OPPO、vivo不懈的线下耕耘,在2017年前后都赢来了巨大回报。反观小米,似乎成了一个要啥没啥的穷小子,值得闷声吃瘪。

        2018年5月31日,小米8正式发布。没有期待,没有惊喜,亦没有失望。这就是一款…手机,或者具体点,是一款小米史上最平淡无奇的一款手机。

        现在来看,这也许是小米的一种妥协,实际上也是对于危机的应急式的处理。小米6叫好不叫座的伤痛或许太深,本就深陷危机漩涡的小米无法再次承受。

        小米没有资格再去折腾了。

        稳妥成了小米唯一的路:造出一部适合所有人用的手机,以销量为核心,以利润为纲领。

        然而,没有惊喜、亦没有失望的小米8,却带来了令人惊讶的销量。

        或许是想让小米6身上的讽刺更深一点。这款所有米粉皆不看好的手机,却豪取1000万台的销量,成为了小米的救命稻草。

        小米8在销量上的成功也帮助小米在当年重返全国前五,小米全年总出货量更是破亿台。

        然而,小米8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小米危机的化解呢?

        显然,表象的成功并不能掩饰深层的危机。小米的危机非但没有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首先,小米全年销量虽然破亿,但销量大头全部在价格低廉的红米头上,这些手机只是走量,利润微薄

        再者,小米8的成功只是因为产品特点本身所带来的,它从机身正面到背面全部模仿iPhone X设计,几乎没有小米自己的特色,成为了像《小时代》那样的叫座不叫好的爆款。

        这样的作品,赚快钱跑路或许还可以拿来一用,但对于小米这样体量的公司,如此做法,堪比杀鸡取卵,长此以往,必将自绝后路。

        市场是残酷的,小米8的副作用很快显现:小米品牌形象和口碑加速崩塌。

        市场上,更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放弃小米,中年人选择华为商务旗舰来展现自身身份气质,而年轻人选择OPPO、vivo展现自己的年轻活力,选择小米的,似乎真成为了没有追求的“穷屌丝”。

        “友商”也迅速抓住机会,开始落井下石:荣耀开始频繁在社交平台和小米“亲密互动”,甚至荣耀CEO赵明也时不时侃上两句,视频网站上出现的荣耀旗舰与小米8的横向评测越来越多。

        荣耀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拖住小米,使小米成为和荣耀同等档次的品牌,从而让华为独享国内高端市场。事实证明,在很大程度上,荣耀已经做得非常成功。

        当年的小米几乎成为众矢之的:抄袭、缺货、耍猴、饥饿营销等质疑声不绝于耳。

        OPPO、vivo已经开始高端品牌的建设,而荣耀的老大哥华为更是一家独大,独霸整个国产手机高端市场。更加危险的是,OPPO、vivo也相继推出主要面向线上市场的z、iqoo、realme等高性价比产品针对小米。

        小米面临着不仅新的市场无法开拓,固有市场还要被分一块肉的危险。

        小米8的成功,看似成了小米公司最后的回光返照。

        小结:

        小米在这三年内持续走下坡路的核心原因是未能及时捕捉市场变化,没有针对市场变化做出战略调整。小米6在销量上的失败让小米公司被迫推出小米8。而小米8在设计上的失败使小米陷入了两难境地,甚至是更黑不见底的深渊。

        2019年1月18日。红米独立。

        无需多言,无需修饰,这四个字对于小米,各个雷霆万钧。

        2月20日,小米9发布,圆润机身,超薄机体,超轻手感,一眼望去,似乎怎么也不像是小米家的产品。

        我来评价的话,小米9是一款失败但伟大的产品。

        失败是因为其惨淡的销量:仅仅247万台的可怜销量打破了小米6的最低纪录,也让她的生命周期提前结束——小米9仅在发布9个月后就宣布下架。

        但她的伟大,在于大胆的尝试。小米9是一款完全不同于小米以往思路的手机,小米9在早期便投入大量宣传,更是斥资请王源作为品牌代言人。

        其轻薄的设计也属于小米手机中的异类。这表明小米终于开始向市场妥协,开始研究市场需求,以此调整自身战略。

        但小米显然还是被危机吓昏了头,病急乱投医,小米9完全是向市场妥协的产物,是模仿OPPO R系列成功产品的结果,其自身几乎找不到小米的一点影子,甚至机身颜色也偏女性化。

        小米忽视了自身品牌受众的需求,没有做好市场需求和自身品牌特色的融合,而盲目地迎合市场推出了小米9,非但大众不接受,就连米粉也是对其敬而远之,其销量自然以惨淡告终。

        但至少小米9的出现意味着小米已经意识到了企业自身的危机所在,已在谋求改变。事实上,小米的改变,也确实自此开始。

        “由于红米主要定位中低端入门机型,一定程度上使得小米的品牌形象被低端笼罩,对于小米发力中高端造成了拖累,不如就将红米单独运营。” 小米集团CFO周受资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红米的独立,标志着小米的高端之路正式拉开帷幕。

        2019年5月28日,红米K20发布,依然是掌声雷动,依然是1999,只是台上喊出价格的人,从雷军换成了卢伟冰。

        1999起售价的回归告诉大家,从前的那个小米回来了,那个经历了米6、8、9三代痛苦转型的小米终于回来了。

        从此,中低端市场的大旗,正式由雷军交接给了卢伟冰。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卢伟冰不断活跃于各大互联网平台,到处鼓吹红米手机并有针对性地碰瓷荣耀。

        视频网站上,荣耀手机的横测对象逐渐由小米换成了红米,在经历了note7、k20、k20pro等几代机型的更迭后,红米彻底坐实了中低端市场。

        而雷军,他要去干真正的大事了。

        小结:

        红米独立是小米极其关键的一步棋。在当时,每况愈下的小米内外兼优。

        从内部看,产品线混乱,产品定位不清晰都是促成和加重小米危机的原因。过于坚持性价比使得低价高配机型影响自家高端机销量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推出的产品除了性价比别无特色,推向市场没有受众也是当时的小米亟待解决的难题。从外部看,其他品牌正在设法蚕食小米的大本营——线上市场,而自身品牌形象的崩坏也使小米处于极度被动的地位。

        说到底,小米并没有找到自身特色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较为合适的切入点,处于既无法完全以性价比为核心,也无法完全向市场妥协的两难境地之中。

        2020年2月,小米冲击高端的首款产品——小米10、10pro亮相,定价3999、4999起。

        这是真正的旗舰。

        旗舰的配置,旗舰拍照,旗舰的系统,旗舰的体验同样还有…旗舰的售价。不管外界看法如何,小米10用其惊艳的表现堵住了所有质疑者的嘴巴。

        截至2020年11月,小米10销量已经破800万。3999的高售价丝毫没有阻止消费者的热情。

        同年8月,小米继续乘胜追击,推出小米10至尊纪念版,同时将售价提高到6000元档次。

        2020年12月,小米11发布,21年3月,小米11Pro、Ultra发布,小米手机售价上探到7000元级别。

        但需要说明的是,小米高端旗舰并非不“性价比”,与同级别竞品相比,小米产品配置往往更高,用料往往更足,可谓是重新定义了性价比一词。

        与此同时,红米在中低端市场坐实后,也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价格不断上探至3000元档次。现在,小米、红米产品定位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价格区别:两者价格定位时有重叠。在后来的发展中,红米也不仅仅是中低端,而是与小米形成了部分并列且各自明确的消费市场。

        小结:

        此时的小米,已然在高端市场牢牢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2020年,在受疫情影响,全国手机市场均不景气,各大手机厂商出货量均下滑的情况下,小米出货量却逆势增长2400万台,总出货量达到了1.46亿台。在经历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实践后,小米终于得到了一口喘息的机会。然而,商场如战场,小米面临的战争,还远未结束。

        小米成立初期借助快速建立、成本低廉的线上渠道取得性价比优势并迅速打开市场。小米的性价比理念帮助其收获了大批粉丝,并在前期帮助小米销售了大量产品。

        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国内手机市场急剧变化,行业洗牌加速,淘汰出局者逐渐增加,小米未能及时捕捉到市场的变化,也未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米的性价比优势最终成为累赘,不但影响了小米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也阻碍了小米整体的转型。

        而在手机增量市场下沉的过程中,小米也未能及时调整线下布局,使其错失了最宝贵的三四级手机增量市场。

        但小米最终是通过哪些手段做到转危为安,成功化解危机、走出困境的呢?

        首先是品牌定位的问题,小米初期所谓“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受众太小,无法在普通消费者人群中引起共鸣。从15年开始,小米的新slogan“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 科技 的乐趣”明显更加亲民,而且受众面积更广,最近小米logo的更改更是朝着年轻化更进一步。

        其次,小米终于对其混乱的产品线做出了一些调整:首先,明确并细分了各个产品线:如数字系列、Mix系列。红米Note系列、K系列等,一改以往产品线混乱的局面。

        其次,分离红米为子品牌,主攻线上市场和中低端市场,精简小米产品线,专攻高端市场。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加速下沉,补齐线下短板。2017年小米开始在线下扩张小米之家旗舰店。接下来两年内小米之家数量剧增,目前为止小米之家已经覆盖全国270个县市。

        再者,小米在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文化的营造上可谓费劲了功夫。

        雷军的“老实人”人设经过长年积累已经深入人心,目前雷军本人就是小米最好的品牌文化和理念的宣传平台。而之前小米深受其扰的性价比屌丝机问题现在则被灌输新国货、新理念、理性消费等理念。

        这些措施为小米培养了大量的米粉,小米的粉丝营销有多恐怖不必多谈。

        最终小米与他的米粉们一同实现了消费升级,避免了被淘汰的命运。

        小结:

        直观来看,小米似乎仅通过小米10一款产品就成功实现了逆转,这看似不可思议,实际则并不令人惊讶。小米在小米10推出之前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

        小米通过红米独立和雷军的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引起舆论关注,并借势传输自己的价值理念。

        接着,小米于19年9月推出概念产品小米Mix α,这款小米炫技之作从未上市,却为小米赚足了眼球,其19999的售价更是明确传达了小米冲击高端的信息。

        在红米K系列也取得了市场认可,稳固住中端市场后,小米10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且一鸣惊人。

        实际上,现在的小米虽说已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但面临的问题却一点不比几年前少。

        除此之外,小米目前的高端只局限于终端产品的高端、硬件上的高端,而在手机系统、生态链建设、售后服务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依然不像是一个高端品牌。

        小米现在必须全民秉承高端思维、大店思想,像类似于之前出现的一系列公关事件对于高端品牌的建设绝对是致命的。

        虽说问题不少,但就产品而言小米目前还是足够优秀,最起码对于米粉而言,小米的性价比无需操心,买买买就完事了。

颠覆认知的互联网思维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与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就发展模式再次展开激辩,并打下10亿元的天价赌局。具体介绍如下:

       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董明珠和雷军也是作为一对获奖人物共同出场的。主持人陈伟鸿开玩笑说,这是这个舞台上少有的“型男和美女”组合。

       表面的风平浪静很快结束,在两位颁奖嘉宾定义完雷董二人是代表传统与虚拟两种模式之后,董明珠表示,虽然他俩都来自珠海,但也不能不在这里“掐一下”。

       董明珠的第一波挑战是市场调查,她问观众,有多少人使用小米手机?现场只有3个人举手。不过雷军的应对也很快,他说,这说明我们的市场空间很大,还有99%的人都没用小米手机。

       随后,董明珠又把矛头对准了小米的短板:工厂和供应链。她问雷军:“如果全世界的工厂都关掉了,你还有销售吗?”雷军作答:“发展到今天,强调专业化分工,做工厂的人专心把工厂做好,做产品的人专心做产品。”

       接着,董明珠又爆了一个猛料:刚才在后台,雷军和她就“杠起来”了,雷军说五年以后小米会超过格力,自己当时没有回应,现在在台上她要说:“不可能。” 主持人陈伟鸿见缝插针:“那你跟他打个赌。”

       可惜,董明珠并未接招,而是转而寻求外援。她说,小米的网上销售模式也可以为格力所用,假如她和马云合作,利用好传统和电商两个零售渠道,“那不是天下都是格力了吗?”

       董明珠步步紧逼,雷军则连插话都很难。就在主持人宣布要进行下一环节的时候,“雷布斯”终于忍不住开始了反击。他说,小米的优势在于极其贴近用户、轻模式以及全天候服务。伴随着越来越重的语气,雷军最后终于抛出了他的赌局:“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这一回,董明珠则是毫不客气地见招拆招。她说,首先小米超过格力是不可能的;其次,要赌就不是一块钱,“我跟你赌10个亿。”

扩展资料:

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局是模式的竞争

       雷军和董明珠两个人都表达了自身模式的优点。雷军说,小米最大的优势是跟用户群最贴近,极其强调用户体验和口碑。他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浩浩荡荡、势不可当。

       董明珠也认为,时代在发展,在大数据到来之时,格力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坚守什么、发展什么很重要。格力电器不靠价格靠技术,有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和23年的基础,还有优秀的服务和几万家专卖店,如果能和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世界就将是属于格力的。

       同时,二人也指出了对方的短板。董明珠说,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可能三五年之内追求的是利润,但长期看更重要的是能否持久。做企业要有共赢的思想,不能把所有的风险都转嫁给别人。

       雷军也说,传统企业的缺点首先是层层渠道距离用户非常非常远;其次,渠道过长,库存全部在路上,有可能造成极大的风险;第三,做的事情太多,使企业不能真正专心地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好。

       除了双方互相“揭短”,两位颁奖嘉宾也对两种模式进行了点评。王健林说,他同意董明珠的观点,做生意只有共赢或者说多赢,最后才能自己赢。马云也表示,像阿里巴巴和小米这样的新经济企业,成长快是必须的,同时做得久才是最艰难的。互联网企业要思考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10亿赌局

       

2019双十一销售额(双11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互联网思维是降低维度,让互联网产业低姿态主动去融合实体产业。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等。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颠覆认知的互联网思维

        究竟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其实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自带了媒体属性。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组织一定是扁平化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下我总结的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一些看法:

        互联网思维精髓大总结:1、用户思维;2、简约思维;3、极致思维;4、迭代思维;5、流量思维;6、社会化思维;7、大数据思维;8、平台思维;9、跨界思维。

        在详细阐述上面9大要点的前面先给大家说三个案例:

        第一个段子:一个毫无餐饮行业经验的人开了一家餐馆,仅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所在商场餐厅坪效第一名;VC投资6000万,估值4亿元人民币,这家餐厅是雕爷牛腩。

        只有12道菜,花了500万元买断香港食神戴龙牛腩配方;每双筷子都是定制、全新的,吃完饭还可以带回家;老板每日花大量时间盯着针对菜品和服务不满的声音;开业前烧掉1000万搞了半年封测,期间约请各路明星、达人、微博大号们免费试吃?

        雕爷牛腩为什么这样安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再看第二个段子:这是一个淘品牌,2012年6月在天猫上线,65天后成为中国网络坚果销售第一;2012年?双十一?缔造了日销售766万的奇迹,名列中国电商食品类第一名;2013年1月单月销售额超越2200万;至今一年多时间,累计销售过亿,并再次获得IDG公司600万美元投资。这个品牌是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带有品牌卡通形象的包裹、开箱器、快递大哥寄语、坚果包装袋、封口夹、垃圾袋、传递品牌理念的微杂志、卡通钥匙链,另有湿巾。

        一个淘品牌,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做这些呢?

        再看第三个段子:这是一家创业仅三年的企业。2011年销售额5亿元;2012年,销售额到达126亿元;2013上半年销售额到达132.7亿元,预计整年销售可能突破300亿元;在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达100亿美元,位列国内互联网公司第四名。

        这家企业是小米。雷军说,到场感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怎样理解到场感?

        这三个企业虽然分属差别的行业,但又惊人地相似,我们都称之为互联网品牌。

        它们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我给互联网思维下了个定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停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甚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查的思考方式。?独孤九剑?是华山派剑宗风清扬的武林绝学,强调?无招胜有招?,重在剑意,与互联网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将像?独孤九剑?破解天下各派武功一样,去重塑及推翻各种传统行业。我详细阐述下我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系统9大要点:

        1、用户思维

        ?独孤九剑?第一招是总诀式,第一招学不会,后面的招数就很难领会。互联网思维也一样。互联网思维,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央?去考虑问题。作为厂商,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创建起?以用户为中央?的企业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户才能生活。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这里面有几个规则:

        规则1:得?屌丝?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多捉住了?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的需求。这是一个人人自称?屌丝?而骨子里以为自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当你的产品不能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们连接在一起,你的产品一定是失败的。QQ、百度、淘宝、YY、小米,无一不是携?屌丝?以成霸业。

        规则2:兜销到场感。

        一种情况是按需定制,厂商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即可,如海尔的定制化冰箱;另一种情况是在用户的到场中去优化产品,如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新品上市,都会把设计的式样放到其治理的粉丝群组里,让粉丝投票,这些粉丝决议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

        让用户到场品牌传播,即是粉丝经济。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由于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粉丝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消亡。

        **《小时代》豆瓣评分不到5分,但这个**观影人群的平均年纪只有22岁,这些粉丝正是郭敬明的富矿。正由于有大量的粉丝?**?,《小时代1》《小时代2》才缔造出累计超越7亿的票房神话。

        规则3:体验至上

        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而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直爽。新版本对民众账号的折叠处置,就是很典型的?用户体验至上?的选择。

        用户思维系统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标消费者屌丝?;What,消费者需求?兜销到场感;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2、简约思维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捉住他!

        规则4:专注,少即是多

        苹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苹果靠近破产,乔帮主回归,砍掉了70%产品线,重点开发4款产品,使得苹果扭亏为盈,起死回生。纵然到了5S,iPhone也只有5款。品牌定位也要专注,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一个就足够。最近很火的一个网络鲜花品牌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买花者需要与收花者身份证号绑定,且每人只能绑定一次,意味着?一生只爱一人?。2013年2月上线,8月份做到了月销售额近1000万元。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尤其在创业时期,做不到专注,就没有可能生活下去。

        规则5:简约即是美

        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做减法。外观要简练,内在的操作流程要简化。Google首页永远都是清新的界面,苹果的外观、特斯拉汽车的外观,都是这样的设计。

        3、极致思维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逾越用户预期。什么叫极致?极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规则6: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方法论有三条: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痒点或兴奋点);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第三,?治理要盯得紧?(得产品经理得天下)。一切产业皆媒体,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

        尖叫,意味着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逾越用户想象!

        规则7:服务即营销

        阿芙精油是著名的淘宝品牌,有两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其对服务体验的极致追求:1)客服24小时轮流上班,使用Thinkpad小红帽札记本工作,由于使用这种电脑切换窗口更加便捷,可以让消费者少等几秒钟;2)设有?CSO?,即首席惊喜官,每日在用户留言中寻找潜在的推销员或专家,找到之后会给对方寄出包裹,为这个可能的?意见领袖?制造惊喜。

        海底捞的服务理念受到许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联网思维席卷整个传统行业的浪潮之下,如若海底捞不能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的话,学不会的,可能是海底捞了。

        4、迭代思维

        ?迅速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人为焦点、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停试错,在连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这里面有两个点,一个?微?,一个?快?。

        规则8:小处着眼,微创新

        ?微?,要从细微的用户需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到场和反馈中逐步改良。?可能你以为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是用户可能以为很主要?。360安全卫士当年只是一个安全防护产品,后来也成了新兴的互联网巨头。

        规则9: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映,产品才更容易贴近消费者。Zynga游戏公司每周对游戏进行数次更新,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就连雕爷牛腩的菜单也是每月更新。

        这里的迭代思维,对传统企业而言,更偏重在迭代的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及时甚至实时关注消费者需求,掌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5、流量思维

        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目光群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规则10: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

        互联网产品大多用免费计谋尽力争取用户、锁定用户。当年的360安全卫士,用免费杀毒入侵杀毒市场,一时间搅的天翻地覆,转头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杀毒软件,估量没有几台电脑还会装着了。

        ?免费是最昂贵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选择免费计谋,因产品、资源、时机而定。

        规则11: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只要用户活跃数量到达一定水平,就会开始形成质变,从而带来商机或价值。QQ若没有当年的坚持,也不行能有今天的企鹅帝国。注意力经济时代,先把流量做上去,才有机会思考后面的问题,否则连生活的机会都没有。

        6、社会化思维

        社会化商业的焦点是网,公司面临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

        规则12:利用好社会化媒体

        有一个做智能手表的品牌,通过10条群发,近100个微群讨论,3千多人转发,11小时预订售出18698只T-Watch智能手表,订单金额900多万元。

        这就是朋友圈社会化营销的魅力。有一点要记住,口碑营销不是自说自话,一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以用户的方式和用户沟通。

        规则13:众包协作

        众包是以?蜂群思维?和层级架构为焦点的互联网协作模式,维基百科就是典型的众包产品。传统企业要思考怎样利用外脑,不用招募,便可?天下贤才入吾彀中?。

        InnoCentive网站创立于2001年,已经成为化学和生物领域的主要研发供求网络平台。该公司引入?创新中央?的模式,把公司外部的创新比例从原来的15%提高到50%,研发能力提高了60%。

        小米手机在研发中让用户深度到场,实际上也是一种众包模式。

        7、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

        规则14: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用户在网络上通常会形成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沉淀,有助于企业进行预测和决议。一切皆可被数据化,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规则15:你的用户是每个人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营销计谋应该针对个性化用户做精准营销。

        银泰网上线后,买通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的会员账号,在百货和购物中央铺设免费wifi。当一位已注册账号的客人进入实体店,他的手机连接上wifi,他与银泰的所有互动记录会逐一在后台呈现,银泰就能据此判别消费者的购物喜爱。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和库存的可视化,并到达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8、平台思维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产业巨头。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包括苹果、谷歌等。

        规则16: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未来的平台之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围绕搜索、电商、社交各自修建了壮大的产业生态,所以后来者如360实际上是很难撼动的。

        规则17:善用现有平台

        当你不具备构建生态型平台实力的时间,那就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平台。

        马云说:?假设我是90后重新创业,前面有个阿里巴巴,有个腾讯,我不会跟它挑战,心不能太大。?

        规则18: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平台

        互联网巨头的组织变革,都是围绕着怎样打造内部?平台型组织?。

        包括阿里巴巴25个事业部的分拆、腾讯6大事业群的调整,都旨在发挥内部组织的平台化作用。海尔将8万多人分为2000个自主经营体,让员工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内部平台化就是要变成自组织而不是他组织。他组织永远听命于别人,自组织是自己来创新。

        9、跨界思维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许多产业的界限变得模糊,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无孔不入,(如)零售、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

        规则19:携?用户?以令诸侯

        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能够到场甚至赢得跨界竞争?答案就是:用户!

        他们掌握着一方面掌握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具备用户思维,自然能够携?用户?以令诸侯。阿里巴巴、腾讯相继申办银行,小米做手机、做电视,都是这样的道理。

        未来十年,是中国商业领域大规模掠夺的时代,一旦用户的生活方式发生基本性的变化,来不及变革的企业,肯定遭遇劫运!

        所以,最后一个规则:用互联网思维,斗胆推翻式创新。

        一个真正牛逼的人一定是一个跨界的人,能够同时在科技和人文的交汇点上找到自己的坐标。一个真正厉害的企业,一定是手握用户和数据资源,敢于跨界创新的组织。

        李彦宏指出:?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治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创建起新的游戏规则。

        以上即是我总结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企业,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

        美图秀秀蔡文胜说: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

        金山网络傅盛说:产业机会属于敢于用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发起进攻的互联网人。

        我们以为,未来一定是属于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商业的本质,也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不管你是来自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领域。未来一定属于这种O2O?两栖人才?。

小米手机的盈利方式

       2019双十一销售额

       2019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为2684亿元人民币,超过2018年的2135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

       2019年11月11日,2019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式开始。天猫双11开场14秒销售额破10亿,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17分06,成交额超过人民币571亿元,超过2014年双11全天成交额。

       

扩展资料:

       自从2009年10月1日和中秋节一起双节同过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狂欢活动。

       "双十一"不仅让电商热衷于促销,就连运营商也开始搞促销活动了。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

       2012年12月28日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

       人民网-2019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2684亿元

       双11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第14届天猫双11落下帷幕,但官方未公布具体销售额。官方表示,今年天猫双11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其去年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京东也未公布总销售额,其去年为3491亿元。

       今年天猫双11从10月24日20:00开启预售,共历时22天4小时。今年也是天猫由“光棍节”1天抢购,改为“双节棍”两波售卖的第三年。从2020年调整后,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提升明显,但增速在第二年有所回落。

       与往年一样,今年双11不少类目、品牌、直播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显示所有大图

       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总裁吹雪认为,今年天猫双11整体稳中向好。“我们深切感受到消费的韧性和活力,也能看到一些新的消费趋势正在不断涌现。”

       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表示,“通过今年天猫双11,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内需潜力和消费活力,中国经济和产业的持续韧性。这让我们有信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天猫双11各类目、品牌、主播情况

       11月10日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售卖正式启动。截至11月10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跑出了148个成交额增长超100%的品类。

       除了潮玩、宠物、运动户外、珠宝四个行业增速迅猛,一些小众类目的增长也十分可观。如角膜塑形镜成交额增长近100倍,面膜冷热仪增长超55倍,耳戴音频设备增长超40倍,地毯清洗机增长超30倍,内衣洗衣机增长超20倍

       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有超25000个单品成为销售过百万的超级爆款,同时有超过2000个单品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

       天猫双11的第一波售卖则是在11月31日。当天,品牌战绩抢眼,102个品牌在开售1小时成交额破亿,多个品牌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其中美妆行业表现最为优异。

       据了解,今年共有2100万个商品参与天猫双11,比去年增加了300万个。不仅如此,线下门店的商品也加入其中,今年,仅服装行业就有超过1300家门店实现了双11“线上线下一起逛”。

       淘宝直播方面,今年吸引大批新主播入驻,其中不乏一栗小莎子、朱一旦等大网红,还有罗永浩、张柏芝等明星主播。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超过50万名新主播。天猫双11临近的前两个月,有超过100家直播机构入驻淘宝。截至11月10日12点,淘宝主播新主播达人的日均观看人次同比增长561%。

       在淘宝新人主播中,罗永浩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10月24日预售当天,罗永浩的直播间共上架约155个商品链接,预估带货总额约为2.1亿元。

       此外,MCN遥望科技也携张柏芝等明星入驻淘宝直播。10月24日,遥望梦想站在天猫双11的直播首秀,达成超过2200万的成交额。

       再加上10月31日,刘_宏妻子王婉霏ViVi现身“ViVi肥油咔咔掉”淘宝直播间,半小时场观破100万人次。

       新主播人气飙升,老主播也不减风采。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的带货数据再次证明了其“一哥”地位。10月24日,李佳琦直播间下午3点开播,总直播时长近10小时,四十分钟场观突破1000万,截至下播场观超4.56亿人次。

       根据星图数据,当日李佳琦的预估销量达4238.6万件,平均客单价为347元,销售额达147.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李佳琦的第二波开售场观远不如预售首日。当日下午4点,李佳琦直播间开播,为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开售蓄力。到11日零点直播结束时,场观8000万人次,不足其双11首播的五分之一。

       新老主播各显身手,这届双11的淘宝直播也被戏称是“华山论剑”。

       此外,00后商家群体正在淘宝天猫活跃起来。淘宝天猫数据显示,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期,淘宝00后商家的整体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23.7%。在运动、户外、宠物、汽车、收纳整理、酒类、摩托车、DIY、成人用品、乐器、书籍等领域,00后商家的交易额同比增长明显。

       据了解,淘宝天猫的00后商家数量已接近100万,其中大部分是今年首次参与天猫双11。这些00后商家,不少是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了支持00后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淘宝今年还上线了“天猫双11大学生实战专场”。

       各平台双11战况

       根据星图数据,11月10日20:00至11月11日19:00,综合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达2822.82亿元,共产生11.4亿多个包裹,平均客单价为247.86元。

       分平台来看,综合电商平台中,天猫销售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平台,占61.6%,京东占26.7%,拼多多占6.3%,其他平台分摊剩余份额。综合电商海外购业务销售额为273.2亿元。

       商品品类方面,综合电商销售额TOP10品类分别是:家用电器,手机数码,个护美妆,服装,女鞋/男鞋/箱包,电脑办公,家具建材,食品饮料,母婴玩具,运动户外。截至目前,共有88543个品牌参与大促,较去年同期增加3305个,SKU数量近6千万个,其中新品占到7.90%。

       1)京东

       10月20日20:00,京东率先开启双11大促预售,同时京东的全渠道生态布局全面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数字零售数据服务商Nint任拓提供的数据,20日20:00至24日00:00,在被统计的27个类目中,已经有35个品牌的预估销售额破亿。

       10月31日20:00,双11第一波售卖,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家电全品类1分钟成交金额破10亿元,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

       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2日零点,京东累计售出商品超5.5亿件,其中成交额前20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达80%。

       物流上,京东也加大了投入。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30座城市已经投入运营超700台无人车,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末端配送服务。据了解,京东双11开门红24小时,智能快递车配送单量就已经同比去年增长300%。

       2)拼多多

       拼多多于10月20日启动双11大促,小米、美的、伊利、蒙牛、TCL等1000余家品牌参与此次大促。据悉,本次活动额外提供两天的返场时间,一直持续至11月13日。

       “在今年大促期间,拼多多将继续秉承不预售,无尾款的直接补贴政策,为消费者提供简单实惠的购物体验。”拼多多大促项目负责人称,消费者不需熬夜,不用做算术题,只需登录拼多多app进入“11.11”大促会场,即可一键拼单,畅享“多实惠,多乐趣”。

       这一点,与唯品会有些相似。

       3)唯品会

       唯品会资料显示,今年双11中,唯品会贯彻优惠规则简化的原则,消费者无需凑单,一件商品即可享受超值优惠。

       规则上的简化,确实给唯品会带来了销量的爆增。以低至1.3折的波司登羽绒服为例,双11开售1小时,销量同比涨幅高达3倍。据了解,今年唯品会双11高潮期将从11月10日晚8点持续至11月14日早10点。

       不断拉长时间战线,似乎成了电商平台的常见策略之一。

       4)抖音

       今年双11,抖音宣布将“抖音商城”作为主战场,这意味着抖音商城正式出战,开始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在商家、流量和用户之间展开正面交锋。

       根据抖音开门红战报,抖音商城曝光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36.8%;商品搜索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91.2%。截至10月31日24时,抖音商城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29.9%。

       没有自建物流体系的抖音电商,此前已与中通快递签署2022年“双11”物流运营保障协议。中通快递成为抖音平台此次双11期间特邀物流合作伙伴,针对在10月31日-11月15日期间发货的订单,为商家履约和消费者购物体验提供物流运营保障。

       5)快手

       快手116购物节从10月20日零点开启。快手电商今年双11的主要优惠是“每满60减6”。

       从优惠力度看,快手“每满60减6”的优惠力度明显不及天猫的“每满300减50”,这可能和快手平台的电商商品单价普遍偏低有关。

       2020年,快手双11的GMV为88亿元,2021年约为380亿元。不过,这样的成绩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比,仍有较大差距。

       6)视频号

       今年双11,腾讯视频号推出“超品日-11·11购物狂欢节”,13家品牌参与视频号“超级品牌直播”,包括:认养一头牛、熊猫不走、空刻意面、好孩子、孩子王、正山堂、六大茶山、奥康、INSUN、米兰纳、海南德胧酒店、ABC,编程猿。

       除了超级品牌直播,今年视频号的双11吸引更多品牌入驻,如周大生、学而思、Babycare等。截至11月11日23:00,TOP10带货榜中,京东占了前2个,珠宝文玩商家有6个,另外2个是护肤品牌。

       7)苏宁和国美

       今年以来,苏宁和国美可谓“难兄难弟”,苏宁因欠款被多次发律师函,国美的“真快乐”举步不前,前不久还被曝出“停发工资”。整体来看,苏宁和国美在双11中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双11前,苏宁入驻美团这一消息,倒是泛起了一些水花。入驻美团后,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购买手机、电脑、生活小家电类产品。

       今年双11:发货是最大的难题

       今年双11的整体销售额依然保持增长,平台和品牌的数据表现亮眼,但身处其中的中小商家们,却高兴不起来。

       经营天猫零食店的商家阿龙坦言,“今年没有参加双11,拼不过别人了,保利润活下来。”在他看来,业务整体环境不好,加之部分地区不能发货,索性不参与了。

       从淘系转拼多多,已经三年没有参加双11的商家无往则说,前几年还参加双11,那时候还有点热度,能分一杯羹,现在是“浪费表情”。“你不提醒我,我甚至都忘了今天是双11。”他补充道。

       外贸毛织厂厂长纳兰也向派代吐槽:“一些成熟的大店、大客户,比较稳定,某些知名金冠店他们规划比较好,多数是订单制度对接,消化能力强。小卖家的话,影响比较大一点,有一些去年一个款卖300来件,今年怕是30件都未必有。”

       双11大促,中小商家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难?

       这可能因为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家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且当下还要面临流量少、发货难、消费者热情消退等问题,这使得商家不再憧憬双11。

       双11已经从天猫京东的双11,逐渐演化为全行业的双11。今年,顺着抖音的正式参战,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正面交锋,拼多多也将战线拉长至11月13日;在双11优惠规则正在被吐槽“繁杂”的当下,唯品会反其道而行,试图通过简化规则收获消费者芳心。

       瓜分双11蛋糕的平台越来越多,也意味着优惠力度会加大,随之抬高的便是平台与商家的大促成本。

       女装店商家霸霸,向派代诉苦,“今年双十一会比去年卖得便宜,不然备的货要压死了。”

       11月10日,忙着双11的天猫潮牌服饰店商家老朱感慨,“今年整体的感觉是,一些大牌优惠力度很大,感觉大商家都在清库存。”他早有预料,双11仍会参加,销售额也会增长,但利润还是那样,“大家都在冲,出价都是按照同行的出价。”

       除此之外,今年双11,商家还要面临一个大难题——物流。

       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不能收发货。10日,广州的女装商家阿木因不能发货已经申请退出双11。他无奈表示,“卖了也没办法发,都退得差不多了。”而与他有同样遭遇的商家不在少数。

       这个双11,卖得好的商家,也兴奋不起来。在社群里,有商家已经收到了数百张超时自动赔付的工单,有的商家爆单了,但是快递发不出,能发出快递消费者却收不到。

       物流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不少商家与双11之间的一道鸿沟。

       从消费侧来看,消费者消费热情也在消退。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双11”消费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双11”购物意愿下降在今年尤为明显。决定双11购物的因素中,“囤货备用”排在了“刚好有购物需求”之后,优惠对消费冲动的影响正在降低。

       这一消费端的变化,也对商家的双11备战带来不小影响。

       双11“慢下来”,需要新故事

       经历了14个年头的双11正在慢下来,除了GMV,各平台也在寻找更丰富的指标,重新定义“狂欢购物”的价值。

       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抖音等平台,正在有意识地模糊有关GMV的数据。这背后可能是,增量空间已经逐渐变少,电商的“秒杀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双11需要新的故事。

       此前,吹雪曾提到,在天猫的长期战略中,商家和消费者体验变得更加重要了。天猫内部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增长的质量,双十一只是周期里的体现;第二是更关注长期社会价值,比如绿色公益等。

       商家其实也在接纳这种变化。“对我们来说,今年双11,大家不再期待成长奇迹,我们希望实现一个财务利润更加健康的双11。”不少商家如是说。

       如今,商家常用“稳定0单”自我调侃,这背后反映了中小商家日益难做的电商生意,但当下的日子需要多一些乐观与耐心。商家们要多拥抱变化,顺应新的电商趋势,寻求新的突破口,让自己的电商生意,不再过于依赖大促

       双十一历年数据分析

       每年双十一大促活动优惠多多,而且每一次的销量也都在突破新高,因此大家对于历年来双十一大促额度数据也都比较关心。2021双11成交额是多少?对比往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情况怎么样?历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是多少呢?下面跟我一起看下吧。

       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

       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去年这一数字为4982亿元。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售第一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2021年11月12日零点,京东发布双十一战报,从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十一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其中,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苹果破百亿;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

       历年天猫双十一销售数据:

       2020年:交易额为4982亿

       2019年:交易额为2684亿元

       2018年:交易额为2135亿元

       2017年:交易额为1682.69亿元

       2016年:交易额为1207亿元

       2015年:交易额为912亿元

       2014年:交易额为571亿元

       2013年:交易额为352亿元

       2012年:交易额为191亿元

       2011年:交易额为52亿

       2010年:交易额为9.36亿元

       2009年:交易额为0.5亿元

       以上就是关于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下,更多的有关双十一大促活动玩法关注分享。

       2022双十一全网销售额

       淘宝广告收入占比2022年是3434亿左右。2022淘宝天猫双十一成交额销售额是3434亿元左右,京东则是1740亿元左右。据已公布数据可知,2022双11全网交易额为5571亿元。

       2019双十一销售榜单

       双十一期间,有哪些品牌的销售量刷新了记录?

       在双十一期间,人们的购物欲望是非常的高涨的,因为在双十一的时候,很多的品牌都会推出优惠活动,能够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在平常里买不到的便宜东西,而且买的越多越便宜。所以不光消费者,购物平台也非常的看重双十一活动,在这次的双十一期间,不光购物平台的成交额创造了历史新高,并且有很多的品牌都突破了自己的销量记录。很多让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国货品牌的交易额突破了一亿元。其中包括手机品牌华为、运动鞋服品牌鸿星尔克、护肤品牌百雀羚和运动品牌回力等等。

       小米手机销量在手机销售量榜当中位列第一。

       不得不说,小米现在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在今年的双十一的活动当中,小米推出的手机再一次成为了手机销量榜的冠军。小米获得手机销量榜冠军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K40。RedmiK40是一款两千元价位的手机,有着非常强悍的配置,无论是性能还是手感都非常好。除了小米手机之外,手机销量最多的手机是苹果13。而第三名也是小米手机。第三名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9A,是一款千元手机。

       猫砂成为首个破万单的商品。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某购物软件上,双十一期间首个突破1万订单量的商品居然是猫砂。这说明了现在年轻人都非常的喜欢抚养宠物,尤其是像猫咪这种乖巧温顺的宠物。并且对猫咪的抚养非常重视。除了猫砂之外,在某购物软件上的农产品销售也非常的火爆,农产品的订单销量实现了倍数式的增长。这说明了在购物平台上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也说明了年轻人的消费喜好发生了变化。

       小米的运营模式是与传统手机厂商如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完全不同的。小米采取的是轻资产运营模式,自己负责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生产、物流配送环节全部都是外包。小米采用外包的形式减少了固定成本的投入和摊销,甩开最重、最积压资金的部分。

       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上,正如前文提到的,小米用户的参与度是非常高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由小米研发人员和用户共同完成的。这也是与传统手机厂商完全不同。

       在存货和供应链管理上,小米借鉴了“按需定制”的戴尔模式的供应链管理,力图实现零库存,按需定制。每周二中午12点,小米官网都会放出一批手机产品,具体型号和数量提前在论坛发布,这数字是由小米仓储中心反馈的库存数据决定的。

       这个预约数字是小米重要的生产计划制定指标之一,基于这个指标以及当周销售额、百度指数、论坛帖子数量等等,小米会计算出三个月之后的产量和开放购买的数量,并制作出相应的生产计划表。之后就是根据计划表进行零部件的采购,如向夏普采购屏幕、向高通采购芯片、向索尼采购摄像头等等,共计采购600多种元器件,最后再由英华达和富士康代工生产。

       小米的销售方式也与传统手机厂商不同,小米以电商渠道为主,除了自己的电商网站小米网以外,小米也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上销售。小米手机1推出的时候,其物流和配送是由凡客诚品全资自建的配送公司如风达负责,之后顺丰、申通、圆通、邮政等也成为了小米的第三方配送公司。线下方面,小米没有自己的线下店,主要是借力电信运营商的线下渠道。2012年小米总销售量的70%是通过电商渠道完成的,运营商渠道占30%。

       2.商业模式和盈利来源

       在思考小米的商业模式时,小米团队认为在这个智能设备时代,比拼的已不单单是硬件性能、硬件配置,还要讲研究软件的用户体验,包括软硬件结合的流畅配合,以及它后面的互联网模式和互联网服务等未来各种增值服务。

       到2014年,真正将“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融合好的也仅有苹果。小米力图学习苹果,将小米的商业模式简化为“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即从应用软件到系统层面再到最后的硬件,试图在一个大的安卓生态系统中构建一个由小米手机、MIUI、小米盒子、商城、云服务和开发者组成的生态圈。

       然而,雷军认为,小米与苹果的不同在于,小米并非围绕硬件盈利进行运营布局,而是由硬件延展向软件、服务盈利,不追究依赖硬件利润。即采用“Free+Premium”的模式,先通过不赚钱或赚钱很少的硬件圈住大量用户,在通过提供收费软件、增值服务。配件等方式变现。

       但想要仅凭软件盈利并非易事,生态系统的建立亦非朝夕之间。以拥有非常健康生态系统的苹果为例,其2013财年的软件服务和其他音乐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只占该财年总营收的9.4%,配件收入占3.3%,剩下的87.3%都是由各种硬件设备贡献的。何况,相比苹果IOS,安卓平台上能赚钱的开发者甚少。小米想要凭借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盈利,还尚待时日。

       截止2014年,小米盈利的主要来源还是硬件。以小米手机1为例,最初定价是按照销售30万台来计算成本,在进行了费用摊销后,确实没有什么利润空间。然而,当销售超过30万后,采购成本随之下降,费用摊销也已完成,这是基本可达到盈亏平衡。

       此外,根据摩尔定律,元器件的成本在不断下降,手机定价时是成本价,经过一个季度降点价,在经过一个季度再降点价,企业就能获得一个合理的利润。何况,在新品问世初期,小米通常会采取饥饿营销策略,并不会大规模量产,而等到大规模用户能购买到产品时,元器件的成本早比定价时又下降了不少。

       这种盈利模式关键在于拉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因为生命周期被拉长,摩尔定律才能开始发挥作用,企业才能因为边际成本的递减而拥有充足的调价空间,从而保证盈利。因此,小米会在后期适当提高手机的性能,在保证正常利润的情况下,将手机的性价比保持在同等价位中最高的水平。

       好了,今天关于“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小米手机2013年销售额”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