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
联想否认补贴美国_联想支持美国制裁华为?
tamoadmin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1.为什么说比亚迪是特斯拉的“噩梦”?2.笔记本和上网本的区别是什么?上网本可以看**吗 ?3.企业如何提升消费者体验来增强客户黏性?4.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之间有什么区别5.中国电信在3G应用中所拥有的优势有哪些6.整改后的滴滴能否重现辉煌?在科技飞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就业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经济危机后,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工程机械、销售、技工、工
1.为什么说比亚迪是特斯拉的“噩梦”?
2.笔记本和上网本的区别是什么?上网本可以看**吗 ?
3.企业如何提升消费者体验来增强客户黏性?
4.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之间有什么区别
5.中国电信在3G应用中所拥有的优势有哪些
6.整改后的滴滴能否重现辉煌?
在科技飞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就业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经济危机后,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工程机械、销售、技工、工业生产、证券投资、计算机、建筑工程等行业是当前市场需求最大的行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但是一提到机械类专业,大家都不免会联想到工厂里满是油污、手拿着冰冷坚硬的“铁疙瘩”的工人,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会对机械类专业望而却步,转而选择一些酷热专业,比如经济管理等。
我们的大工业正在逐步恢复相关专家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步复苏,社会对熟练掌握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近几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的结构和地域都很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仍然巨大,具备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和加工机械专业人才近年来的供需比也很高。机械系机械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等。
很多学生对这类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产生了误解,认为这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上去不那么“体面”。事实上,他们都忽略了机械类专业的适应性广度,例如,在设备维修、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机械类专业还涉及许多交叉学科,通过交叉学科知识的积累,为学生跨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这类机械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等特点。
机器专业的学生,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与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事实上,机械类专业也并非所有的机械类专业都是与硬梆梆的机械打交道的,例如,工业设计机械专业,就是与机械相关的一门艺术。有些人认为,“工业设计是一种简单的包装方式”。其次,工业设计属于机械专业,它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创新。科学研究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是符合需求、有益环境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起点,是产品、商品、物资、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化方法。
新编工业设计专业是培养具有工业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机械专业设计部门、科研院所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及教学科研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在一件商品的价值中,工业设计占了多少比重,很难量化,因为它包含在其中,就是一个软价值。外国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美国就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企业在技术设备更新方面进行投资,那么其工业设计的收益将是其投资的5倍。因此,工业设计师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国外很多大企业都有像日本东芝这样的大型设计机构,拥有数百名工业设计师。而国内的大企业海尔集团,就高薪聘请国外的工业设计专家,每年投入研发和设计费用达八千多万元。这种高投入带来高回报,海尔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广泛销售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设计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机械学就业方向该专业的就业方向除教学和市场营销等外,通常还有:生产总监(生产主管),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和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数控工程师等。
为什么说比亚迪是特斯拉的“噩梦”?
来点儿转基因?
转基因(GM)农作物和食品是英国媒体长盛不衰的话题。像伊拉克战争之类的大事,也不过占据一时风光,仗打完了也就渐渐歇气。转基因问题却可以没完没了的谈下去,我在伦敦居住期间就经常感到,若有哪个星期报纸、电视或网络上不出现几条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新闻,简直就要算意外的平静。各大连锁超市无不宣称自身品牌的产品不以转基因农产品为原料,连后街上的肯德基快餐店也特意贴出告示,保证本店产品决不含转基因成分。考虑到肯德基来自世界第一转基因食品大国美国,如此加意声明或许是有必要的,虽然每次看见这告示我都想“没事,俺一点也不在乎”——相比起来,我更担心高脂肪油炸食品对健康的种种不利。
这下大家满意了吧?
不过,我不在乎,美国人似乎也不在乎,很多英国人却在乎得厉害。在超市买菜与人闲聊,就曾恭听一位英国老太太批判这种“反自然的东西”、推崇“有机食品”(英国人将不用化肥和杀虫剂的农产品称为Organic Food,即“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贵不少。我一向以为,以“有机”这个词原本的含义而论,这名字委实不通得很)。虽然我写起文章来一直倾向于支持转基因食品、以至朋友开玩笑说我有“媒体偏见”,这种情形下却实在没勇气去向老太太从头解释转基因的原理或否认上帝的威权,只违心地唯唯,充其量小心地抗辩一句“现在还没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证据……”。面对这样的公众,一心想推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布莱尔,自然更觉得麻烦头痛了吧。
大西洋两岸
世界第一种转基因植物诞生于1983年,是能耐受抗菌素的烟草。1993年,一种软化成熟较慢、保存期长的西红柿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一种投入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1996年,英国超市货架上首次出现了转基因西红柿酱。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将抗除草剂大豆投放市场,欧洲批准进口。很快,转基因成分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许多食品中,从土豆片到意大利面。如果算上那些饲料中含有转基因玉米或大豆的动物的肉制品,转基因食品种类还要多。英国人爱吃的干酪,有的也用上了转基因凝乳酶。
绿色和平组织的领导者Melchett勋爵在1999年的一次GM抗议活动中被捕
与转基因食品一起到来的,还有反对转基因的呼声和思潮,欧洲公众忽然发现转基因不再是“绿色和平组织在某个遥远的国家抗议”之类与自己无关的事了。1998年欧盟暂停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产品上市,形成事实上的“转基因禁令”,更加深了公众心目中“转基因食品有问题”的印象(虽然,考虑到欧盟农业竞争力弱于美国、农产品严重过剩而每年农业补贴开支庞大的状况,欧美在转基因产品贸易上的恩怨,并不是“自然”、“环保”或“健康”这样简单的标签可以归纳)。抵触情绪之激烈,又以英国为甚。
一位志愿者在英国柴郡的GM试验田里抗议
目前,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9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其次是阿根廷1350万公顷、加拿大350万公顷、中国210万公顷,拉美、澳大利亚和亚洲、欧洲其它一些国家有零星种植。“转基因程度”最高的作物是大豆,占到全球大豆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棉花、玉米和油菜。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一直没有在欧洲发展起来,至今只有德国、西班牙等略微进行了一点尝试。在英国,努力了好几年,仍未使国内舆论环境有所改善,仅有的试验田还经常受到反对人士的冲击和毁坏。
烫手的政治土豆
英国工党于19年赢得大选,以富有活力的清新形象上台执政。前辈同事曾经去访当时大选前两党的年会,说气氛确实大不相同,保守党大有日薄西山死气沉沉之感,而工党群情激奋志在必得,一看便知谁会获胜。布莱尔当政后,在保持经济稳定、增强国际影响力、发展科研和教育方面也确实有一些成效,于2002年顺利连任。对于生物技术和欧元两大典型问题,与保守党的保守态度相比,工党的确显得较为开放和实用。从来不掩饰对包括生物技术的支持和重视,希望它成为提升英国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发展转基因农业的努力格外不顺利。
普斯陶伊,被认为科研道德有亏的科学家
英国的第一波“转基因躁狂”出现在1998年。当年秋天,当时任职于苏格兰罗伊特研究所的科学家普斯陶伊在一部电视纪录片中声称,他的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出现损伤,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而破坏免疫系统的正是转基因成分。本来就对转基因问题相当紧张的欧洲公众,感觉是预言中的灾难终于到来,英国更是舆论大哗。当年欧盟决定限制转基因产品,即与此事有关。普斯陶伊在披露此事后48小时,即因为这项研究“证据不足”被研究所暂时停职,很快又被强迫退休。1999年2月,号称包括基因工程专家、毒物学家和医学家等在内的、来自14个国家的20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对普氏表示支持。这更为普氏树立起一种阴谋受害者的悲剧英雄形象,成为煤体大炒特炒的题材,的转基因政策受到空前压力。
与此同时,科学大臣赛恩斯伯里勋爵卷入了另一场转基因纠纷,也给蒙上阴影。赛恩斯伯里被指责在生物技术企业拥有股份,这与官员的角色存在公私利益冲突。赛恩斯伯里当即发表声明,表示该公司的确拥有一项与转基因食品某关键基因相关的专利,但他在这其中的利益,连同他在英国大型连锁超市——赛恩斯伯里氏超市(Sainsbury’s)的股份,都在进入时移交给了秘密的独立托管人,自己并不能过问。而且,他虽是内阁生物技术委员会的一员,但向来并不参与同转基因有关的决策和讨论,也不参与任何会影响到赛氏超市利益的决策。
此时,布莱尔顶住舆论压力发表声明,表示信任科学大臣的廉洁公正,并继续支持转基因食品。他说,禁止转基因食品是“极端愚蠢的”,自己就吃转基因食品,并不担心会影响健康。这无可避免地让人们联想到,几年前保守党当政时疯牛病危机期间,农业大臣当众与女儿同吃牛肉汉堡包,以彰显英国牛肉安全,安抚公众情绪。但汉堡秀的效果并不见佳,疯牛病作为英国近年来遭受的最严重灾难,给公众留下了极其糟糕的回忆。此次首相以身作则吃转基因食品,一样——或许更加——缺乏号召力。
还是科学界缓解了这场危机。当年5月,英国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六人专家组经详细评估发现,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充满漏洞,根本无法从中得出任何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有害的科学结论。普氏的研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没有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却率先向媒体公布,后来也仅仅是因为成了热点问题才被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出来供大家探讨,并未得到认同。所谓的20名科学家据披露也多与普氏过往甚密,其声明是否客观公正也颇有问题。虽然这场土豆风波中转基因食品给公众的负面印象并不能全部消除,但至少,环保组织在声称“转基因食品可能危害健康”时,不能拿这个来说事了。
危机期间,布莱尔一边铿锵有力地声称理当抵制媒体以及保守党的“伪善和完全的机会主义”,一边可怜兮兮地诉说自己对眼下的转基因争论感到“泄气”,抱怨多数人只是拍脑袋想当然,并不以充分的知识为基础进行讨论。如果他知道这个问题还要这样争论好几年、看情况会争到他的第二任期结束还不算完,或许他会觉得自己泄气得太早了些。
毛毛虫和玉米田
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士,所用理由主要有三种:1)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例含有意想不到的有毒物质或新型过敏源。2)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的转基因作物,可能毒害并非害虫的其它生物。3)转基因作物可能与野生的亲缘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恰好这三个方面,各有一项知名度颇高的、但说服力不强甚至堪称乌龙的研究,分别与土豆、毛虫和玉米有关。其中普斯陶伊的土豆已不再被当作论据提起。迄今并无其它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美国人吃了十来年转基因食物,也不曾见出什么大事。食物中的DNA进入人体后会分解,无论是“天然”的还是转来的基因,下场都一样,于健康无益亦无损,相信“吃基因补基因”的核酸营养与担忧吃下基因会出现问题,同样地没有根据。至于过敏源控制,转基因作物的开发者们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不从那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中提取需要转入的基因。转基因食品上市,都要经过比传统食品更严格的毒性和过敏检测。若管理得宜,转基因食品并不会比普通食品更易引起过敏。
以王蝶的名义
目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以瑞士诺华和美国孟山都等公司共同开发的Bt转基因玉米为最。它被植入了一种来自细菌的基因,可以产生有效杀死害虫玉米螟的蛋白质。但这是否也会影响到其它昆虫?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学家约翰·罗西等人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Bt转基因玉米花粉对美洲王蝶的幼虫有害,放养在涂有Bt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苦苣菜叶上的毛虫,发育迟缓、死亡率高。这被视作转基因作物危害生态环境的证据,美洲王蝶一时成了反对转基因的环保组织的招牌。但一些科学家当即指出,这项研究里的实验室环境与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在自然界中,转基因花粉浓度远不像实验条件下那么高,再说天然环境下的王蝶幼虫也不吃玉米花粉。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经过2年多的研究,于2002年正式发表论文,指出在自然界中王蝶幼虫并不会受Bt玉米花粉的毒害。此外,在传统农业中,农民要大量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玉米螟,殃及其它昆虫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王蝶,反对GM的标志
有关玉米的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墨西哥。那里是玉米的故乡,当地人种植玉米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到现在墨西哥还有许多种类的野生玉米,被称为世界玉米多样性的中心。为了保护这重要的天然,1998年起墨西哥就规定,暂不种植转基因玉米。200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转基因玉米已经“入侵”墨西哥,污染了当地玉米品种。他们把墨西哥瓦哈卡山区集的野生玉米样本与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及确信未被污染的天然玉米进行了比较,发现一部分野生玉米样本受到了转基因玉米的DNA片断的污染。据称这些DNA出现在了玉米基因组的不同位置,可能破坏其它基因的功能。研究者猜测,污染来自美国的粮食援助。围绕此事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转基因作物者自然声称找到了基因污染的证据,一些科学家却对这项研究的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实验中用于放大DNA样本的技术有问题,得出的结果是一种象。两位研究者提供了新数据,但仍不能服众。争来争去,估计《自然》的编辑也心里发毛,2002年4月,杂志正式承认现有证据“不足以表明发表原始论文是合适的”,还把两位作者支持自己结论的新论文和另两篇质疑这项研究的文章同时发表,让读者自行判断。这在该杂志在办刊133年的历史中是极为罕见的。
别烦我,王子殿下
在英国积极活动着的反转基因组织颇有不少,包括有着国际知名度的绿色和平组织,有权有势的“英国自然”组织(它是野生动植物问题方面的顾问),经常在媒体上露面并组织抗议活动的“地球之友”等等。还有一些手段激烈的反对者,几乎每年都要来那么几回穿着消毒服般的白大褂冲进试验田捣毁转基因作物的抗议活动,尽管法官通常并不会因为有“保护环境”的理由就不追究他们破坏他人财物的责任。在这些人士的心目中,转基因作物已经完全被妖魔化了,连试验都是不可以的。他们喜欢以极端的形象引起公众注意,比如一片青葱的田地里,一位披黑袍的死神,扛着刃上染血的大镰刀,这样的大照片放在报纸头版上,的确很有视觉冲击力。不过,最轻易地唤起英国公众认同的,可能还不是他们,而是王储查尔斯。
查尔斯王子
虽然做够了花边新闻的主角和童话王妃的陪衬,查尔斯王子在英国的人望毕竟非同寻常。他对环境问题——以及科学问题——相当关心,虽然在有些人看来可能他还是不关心的好。与曾被邀请去给英国科学促进会年会做开幕演讲的妹妹安妮公主不同,查尔斯王子在谈论科学时,往往宗教气多过科学气,经常惹得科学家很不高兴。他是英国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士中地位最显赫、活动也最卖力的一个。我刚到英国时,师兄带我去超市买菜,向我解释什么是有机食品时,就说到查尔斯王子反对转基因而大力推崇有机食品,他的农场种植并出售有机产品,据说虽然昂贵但“卖得还不错”。我当时就以记者之心度王子之腹,疑心这其中有利益原因。
不管怎样,查尔斯王子的宣传与英国公众的情绪互相作用,效果是十分强烈的——即使是“决不吃任何含DNA的食物”这样的蠢话,由他在电视上说出来,还是会有市场。1999年4月,他授权BBC发布了自己撰写的反转基因的文章,表示自己理解基因技术会带来医药、农业和环境方面的巨大利益,但更多地表示了对健康和环境损害的担忧,并且说,把不能自然交叉繁殖的物种的遗传物质混到一起,触犯了“上帝的专属领域”。2000年5月,查尔斯王子在BBC的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讲座中,对现代科学进行了一番批判,其中自然少不了抨击转基因食品,夸奖有机农业是多么的“自然”。这使许多科学家感到不满。进化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措辞恭敬地把他未来的国王刻薄了一顿。道金斯说,科学不相信直觉,而农业自诞生以来就是人类对物种进行干预、选择的行为,并不是什么“自然”的东西,如果说扮演上帝,我们扮演上帝已经有好多个世纪了。他还说,过分关注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让一些需要解决的实在危险淹没在“转基因,转基因,转基因,转基因,转基因,转基因!”(GM GM GM GM GM GM!)的聒躁中(见本期《不要拒绝科学》)。
道金斯在公开信最后推荐查尔斯去读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不晓得他有没有照做——据我揣测是没有。他的态度似乎一点也没变。2002年6月,查尔斯在德国接受一家私人组织颁布发的环境保护奖项时,又谈了一通转基因作物的危险。第二天,英国学会副会长帕特里克·贝特森毫不客气地对媒体说,王子对转基因的态度完全是“歇斯底里症的表现”。他说,迄今并无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存在危害,查尔斯的歇斯底里“使我失去了购买产品的选择权”。英国王室也看不下去查尔斯的做法,据说女王为此曾找他谈过话,妹妹安妮公主和老爸菲利浦亲王则在媒体上公开批评,说他又不是生物学专家,这样攻击转基因食品是不对的。
GM GM GM GM GM GM!
、科学界、生物技术公司、环保组织、社会名流和公众,由这些方面所参与的、关于转基因的拉锯战,在英国媒体上一直没消停过。2003年7月,欧洲议会通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新法规,5年来的转基因冻结政策有裂冰迹象。此时,英国组织的“转基因全民大讨论”正跟天气一样火热,而首相的战略小组发表报告说,长远来看,转基因作物对促进英国经济发展和增进公众健康有巨大潜力,但转基因农业的效益在短期内体现不出来;转基因作物在未来能取得什么样的收益,依赖于公众的态度和管理机构应付不确定因素的能力。
1999年11月,英国决定暂不考虑转基因作物的商业种植事宜,同时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试验,考察转基因作物对局部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对农田杂草和虫子的影响。试验报告于2003年10月16日出炉,将对2004年考虑是否对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开禁提供重要依据。报告公布之前,民意统计表明情形并不乐观,据称6~9月份的大讨论中,4万份公众回应显示,仅有2%的英国人乐于吃转基因食品,坚决不吃的有86%。就在10月13日,反对者还在伦敦举行了抗议游行,他们从全国农会总部走到唐宁街和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递交反对转基因作物的文件。为了吸引注意,游行中很有些特立独行的家伙:一位有机农业农场主从苏格兰北部过来,骑着车拖着一口棺材;一名作家则从北约克郡步行到伦敦。
GM试验田
试验的结果出乎人们意料: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而是有好有坏的。这项迄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同类试验,耗资550万英镑,动用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数百块农田,涉及的作物包括转基因油菜、甜菜和玉米。科学家对试验田共进行了4000次考察,集了50万粒草籽,收集了150万个无脊椎动物。结果发现,在转基因油菜和甜菜田里,杂草量和蜗牛、甲虫、蝴蝶等动物数量比相应的传统农田少很多,玉米田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为生态环境考虑,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杂草和虫子还是多一些比较好。那么这试验结果究竟说明什么?报告公布次日,英国几份大报的不约而同地以此为头条新闻。《独立报》和《每日邮报》等说这“敲响了转基因作物的丧钟”,《卫报》发表了一则,伊甸园里的夏娃看着树上的苹果对蛇说“好吧,只要不是转基因的”。但《每日电讯报》倒并不认为这显示了生物大毁灭的前景,认为反转基因的情绪根本原因在于畏惧新事物。“地球之友”组织说,这是“对英国乡村的黑色警告”。但支持者则认为,这显示如果管理得当,转基因作物是可以对环境有好处的。
对此,学会梅勋爵11月说,支持和反对转基因作物的双方,都把这次试验结果往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解释,“有选择、有偏见”,双方都说自己赢了。他说,试验实际上体现,转基因农业可以比传统农业对生物多样性更有利,也可以更糟糕,这取决于具体的运用方式。简单地说转基因是好的或坏的,未免过于简单。农业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并不在于转基因本身,而在于耕作方法,例如使用除草剂的策略。大家应该把关注的目标由是不是转基因转向更广泛的农业问题,一起探讨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听起来像各打五十大板,不过,仔细咂摸一下,真是相当巧妙的措辞。
科学界与支持而很多公众反对,最终还是立法通过,这样的例子在英国并不是没有:2000年底,下议院就通过法案,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允许使用人类早期胚胎干细胞进行医学研究。在保护科研活动尤其是生物和医学研究方面,布莱尔一直表现得很强硬,对一些人士捣毁转基因试验田、冲击医学实验室的行为大为恼火,表示决不能忍受合法科研受到干预。不过,转基因作物的商业种植更多涉及经济而非科学,首相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也已经把国内公众得罪了不少。转基因问题的命运,是会像干细胞法案那样,还是像欧元那样呢?这个还不大好说。
笔记本和上网本的区别是什么?上网本可以看**吗 ?
比亚迪是特斯拉的「噩梦」·原因基于技术可以随时基于特斯拉毁灭性的打击
美系新势力·特斯拉 汽车 是家怎样的企业? 由于诞生于美国的车企总是会被有些人高看一等,因为美国的「标签」似乎代表了全球最先进的 汽车 工业;鉴于各个领域的诸多公知总是喜欢带节奏,同时大批缺少对美国真实情况理解的人善于轻信,结果就造成了“逢美必捧”的现象。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仅限于美系 汽车 ,文化层面的因素决定现实情况几乎是“逢外必吹”;不论产品品质究竟如何,只要不是中国制造“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先进产品”。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结果却基本都是相反的,特斯拉尤其是差。
最新消息:美股开盘 科技 股受到极大冲击,特斯拉属于 科技 板块所以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周二收盘特斯拉数据如下。
美国近期的动态应当无需赘述,但是特斯拉这家「全球车企」理论上是不应该受到如此巨大冲击的。因为毕竟还有中国 汽车 市场,还有一批崇尚外国品牌 汽车 的消费者;然而这也挡不住美系车企的“抱团走低”,今两年包括老牌车企通用福特也没有逃过这一魔咒,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
特斯拉的技术储备1:交流异步电机来自台湾富田供应。 这种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虽然比内燃机高太多,标准可以达到80%左右;但是相比永磁同步电机还是要差很多,这种用永磁体做定子的机器有95%的高效率。所以特斯拉也不得不转型研发新电机,但是在技术储备比较落后的前提下,其六极永磁电机的技术水平就体现不出竞争力了。
2:动力电池来自日本松下供应。 全球范围内还能找到第二家使用松下电池的车企吗?没有传统车企使用的理由是非常充足的,因为镍钴铝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高,结果导致数千节成组的电池包稳定性非常之差;同时电池在异常运行状态中容易释放大量氧气,在稳压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排气空气摩擦导致起火,自燃率真的是非常非常之高。
3:核心IGBT绝缘栅双极型二极管来自英飞凌。 特斯拉没有独立研发任何一项核心总成的技术储备,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又只能选择低成本的选项;于是连IGBT都没有使用模块化总成,而是使用低成本的单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每台车节省数百美元的成本,只是车辆的整体水平就不会如何了。所以在电池组容量相当的前提下,特斯拉车辆的续航能力反而更低。
比亚迪&特斯拉同为新能源 汽车 阵营的高知名度车企,比亚迪因为不是“外企”而被低看一等。不过存在这种心态的无非是用户而已,特斯拉还真不敢于轻视这一“对手”。
业内消息透露:比亚迪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开启外供之后,特斯拉相关人员是有过接触的,只是具体内容就不得而知了。为什么牛哄哄的特斯拉会考虑比亚迪的电池,比亚迪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比亚迪集团成立于1995年,起步初期是专业生产化学电源的企业;直至2003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同年转型 汽车 领域开始为“能源转型”做储备。比亚迪在车的领域涵盖乘用车型、商用车型、船舶机械、轨道交通等,现阶段只有乘用车的销量表现一般,在商用车型领域不仅内销成绩理想,同时出口也超过7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欧美日韩等等。
年轻的比亚迪之所以能够获得不菲的成绩,原因主要是电动 汽车 的核心为「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而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在全领域为全球三甲,在 汽车 领域几乎是全球最强;电动机自然也是自主研发生产,IGBT这项被海外垄断很多年的技术也早已被打破,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特斯拉与比亚迪的技术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比亚迪是实实在在搞研发的车企;而特斯拉只是以 汽车 作为噱头不断“放卫星”,超热资本最终甩手的筹码的而已。不过技术的领先并不是可能摧毁特斯拉的核心因素,技术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才是核心。
LFP·磷酸铁锂刀片型电池有什么影响? 电动 汽车 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性能也不是其他什么,而是动力电池成本过高,导致车辆的续航里程普遍偏短,大量堆电池的特斯拉也不例外。
但是比亚迪的全新铁电池在保证体积能量密度相当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的是制造成本超过一半甚至接近?程度的降低(分析结果)。也就是说相同的续航里程用刀片电池可以让车辆价格下探数万元,或者在价格相同的前提下实现续航里程的倍数级增长!
特斯拉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比亚迪如果全面转型供应商,或者有规划直接打击特斯拉的话——用续航作为武器只是分分钟就能让特斯拉破灭。所以看似强大的美系品牌特斯拉实际没有抗风险能力,不宜造好车为目的的资本弄潮儿面对技术型车企算什么呢?
特斯拉的神话应该结束了,上海引入特斯拉工厂实则令人不齿,国产特斯拉也没有什么未来了。
在全球市场,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全年销售突破11万辆,接近12万台,可以说比亚迪已经连续3年超越特斯拉,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有着完整的体系,早在几年前,比亚迪已经有了自己的电池工厂,而特斯拉虽然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但也要再等个2年左右了。
相比之下,特斯拉虽然起步早、全球知名度高、车名很酷,可是论全球布局,特斯拉是不如比亚迪的,在国内外路人访中,不少外国人对比亚迪的印象最深刻。
特斯拉不仅全球布局拼不过比亚迪,价格区间也剔除了大部分车友。特斯拉的价格高于比亚迪很多,这样一来,除了欧美市场买账和有钱人买账,三分之二的顾客都被拒之门外。
而纯电卡车领域,在美国、新加坡、巴西等海外市场,比亚迪电动卡车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得到了客户一致好评,在美国市场,比亚迪已在纯电动卡车市场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成为全美最大的纯电动卡车供应商。
比亚迪纯电领域涉及纯电洒水车、扫路车、动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港口拖头车、矿山车、公交车等等,实力非同一般。而特斯拉有的是刚刚发布推广不久的电动卡车而已。
而且比亚迪成功打造出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云轨”,可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布局的“超级高铁”也只是在实验和研发阶段而已。
比亚迪是特斯拉的“噩梦”?不会吧,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也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车。无论“迪粉们”是否承认,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别的先不说,就单说驾驶品质方面,特斯拉就跟比亚迪有着天壤之别。或许有人觉得特斯拉价格贵,但是一分价格一分货这道理谁都懂,只是不敢面对现实罢了。
我并不是说比亚迪不好,而是看跟谁比,如果在国产电动车领域里,20万以内的纯电动车型中,比亚迪可圈可点,毕竟价格亲民,购车门槛比较低,能让更多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家车。如果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阶层来看国产 汽车 ,我们应该感谢比亚迪以及其他精心造车的国产品牌,是他们让 汽车 走进了千家万户。
但是特斯拉就不一样了,它所面对的用户完全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高端消费者,即便是刚刚推出的入门版车型Model 3,裸车售价也要40多万。正所谓价格决定购买力,40多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同样是电动车,比亚迪就会便宜很多,而且还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给予的补贴政策。
岩哥的观点:比亚迪销量高不见得它就一定比特斯拉好,而是两者的定位不同,消费人群不一样。哈弗H6也比保时捷卡宴销量高,但它是卡宴的噩梦吗?还是说明它比卡宴好?比亚迪销量再高,对于特斯拉来说,也没什么影响。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不可否认特斯拉的成绩,但是比亚迪更牛逼!特斯拉对电池就是个电池组装厂,比亚迪却是电池,电控,电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比亚迪不造特斯拉式的跑车,只是国内市场不需要,不是技术不成熟,船夫哥曾说过,如果市场需要,分分钟造出特斯拉!这不是牛皮,看人家产品就知道:家用车.大巴车.卡车.半挂车.清洁车.以及更牛逼的云轨,在别的车企还在竞争私家车领域时,比亚迪已经全产业链,甚至跨产业发展了,我相信未来绝对是比亚迪的天下!
差的质量,差的售后体验,没有核心 科技 ,毁掉了特斯拉!比亚迪会越来越强大!外观 营销一旦跟上,比亚迪将一发不可收拾!奔驰宝马等最害怕的就是比亚迪的崛起!传统车 即将淡出 历史 舞台!电动领域 比亚迪早已布局,早已领先全球!比亚迪电动车 覆盖面广,在不靠公关,靠技术靠实力的欧美,比亚迪得天下!
比亚迪是一家商业性的公司,特斯拉也一样, 大家都用一种商业 游戏 规则运行, 以自己的产品讨好客户把客户兜里的钱掏出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 别把问题复杂化了。
埃隆·马斯克 旗下的特斯拉是一家新 科技 公司,强调以创新的产品力和明星效应来引领公司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说,马斯克更像是苹果的乔帮主,特斯拉的公司气质也更像苹果。
你看这位钢铁侠涉足的领域,从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2”、电子支付“X”、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到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再到特斯拉 汽车 公司,全都是以新 科技 引领的行业。
因此,不以传统制造业见长的特斯拉,其实更像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公司,例如 理想 汽车 ONE、蔚来 汽车 以及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F911) 。
很少有人知道,大红大紫的新能源 汽车 ,只是其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 比亚迪还是手机、IT配件领域行业巨头之一, 其客户遍及三星、华为、摩托罗拉、vivo、OPPO、小米、LG、联想、苹果、谷歌和微软。2017年,这部分营收比重达到了40.49%,比亚迪 汽车 也不过占比51.49%。
所以,比亚迪还是一家IT行业的配套公司。
比亚迪中国朝代系列的家用轿车,基本价位都控制在40万以内,而特斯拉的产品价格集中在70~120之间,甚至特斯拉的二手车都比比亚迪新车贵好多。
这种巨大的价格壁垒,足以将潜在客户层级了,所以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实话实说,特斯拉瞬间的动力爆发确实很迷人,让人腰子发紧。开的过程中我不由得说了句: “电动 汽车 确实不错,看来我也应该弄辆开开。”
我朋友马上就开始向我推荐特斯拉,但我跟他说: “我是穷鬼,不像你,我只能考虑比亚迪了。”
结果,这哥们有点不屑的说道: “比亚迪哪能做出这种品质的 汽车 ?我这车百公里加速只有4秒多!”
这就是客户群的差异,我这哥们肯定没开过比亚迪,而我恰好也开过比亚迪唐,虽然可能确实没有特斯拉提速这么暴力,但至少是一个数量级的产品,可价格二者也快差出数量级了。
所以,比亚迪和特斯拉有点像手机行业里的华为和苹果,产品性能基本处于差不多的水平线,但客户群和公司气质的区别泾渭分明。
比亚迪以解决基本出行诉求为目的,提供一种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而特斯拉的产品则被赋予了更多精神层面的享受。
比亚迪非但不是特斯拉的“噩梦”,反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从目前的国标看起,我们很明显的是可以感知到未来的 汽车 发展方向是节能化、环保化。那么电动车、新能源车,从目前来看,前景广阔,蛋糕巨大。但这个蛋糕是一家、两家公司能吃下去的吗?并不是。因此,市场不但能容纳更多的制造商来竞争,而且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
比亚迪和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中,几乎是完全没有对冲的地方,甚至还还共同拼凑了新能车的市场版图。
特斯拉有两款车型,一款中大型车MODEL S,售价区间是87~147W;
另一款则是中大型SUV MODEL X,售价区间是:96.49~157.22W。
那么我们反观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呢?秦、唐、元、宋,售价区间至多不过40W。
这两者的用户群体一样么?在用户群体都不一样的情况下,比销量有什么意义吗?宝马销量远大于布加迪,那么宝马也是布加迪的噩梦?不存在的。
所以,比亚迪不但和特斯拉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而且两者的发展态势还是正相关的。很简单的道理,新能源车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市场反馈。而市场反馈来自于用户的满意度。不管是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还是特斯拉的新能源车。只要各自的用户群体反馈满意,那么销量的交叉提升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但如果特斯拉的反馈不好,那么大家很理所当然的会认为这么贵的新能源车都不行,比亚迪这种便宜车能行么?反之亦然。
综上,从市场定位来看,两者是互为拼图,补足市场需求,从新能源产业来看,两者更是“一根绳上的几个蚂蚱之二”,所以,比亚迪怎么可能是特斯拉的“噩梦”。
我倒不觉得比亚迪是什么特斯拉的噩梦,因为这两家企业根本不是同类。比亚迪属于传统的 汽车 企业,是踏踏实实的做实业,特斯拉就是家 科技 公司,压根儿就没打算好好造车。
特斯拉的 汽车 业务至今还在亏损,如果融不到资分分钟就破产。传统的车企是靠卖车赚钱,特斯拉靠卖车的话现在早就垮了。有人说了,为什么奔驰丰田造不出特斯拉这么便宜的电动车,我想问一下小米的手机便不便宜?便宜的时候能不能买到?敞开卖的时候你还觉得便宜吗?特斯拉一个路子。
比亚迪这几年一步步走过来,从前几年的山寨大王,到现在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相信很快就会迎来厚积薄发的那一天。特斯拉呢,它想的是如何找到一个新的概念,然后迅速炒起来,然后给投资者看。
这样看的话,特斯拉的噩梦应该是没人给它投资。它平均每分钟就要花掉8000美元,即每小时烧钱48万美元,如果失去投资者的信心,它撑不过去一年。
最后摘抄最近比较火的文章《特斯拉处于破产边缘》,虽然这标题也有夸张的成分在,但是有一定参考意义:
因为一个专心造火箭,兼职造 汽车 的是干不过专心造 汽车 ,兼职搞代工厂,做新能源全产业链的。
目前特斯拉的是高于比亚迪的,毕竟一个造火箭的造车,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也是业界顶级的,尤其是它的自动驾驶算法,这些年累积的实际道路数据。
特斯拉除了品牌和自动驾驶比比亚迪高,其它的都跟比亚迪不相上下,且有被超越的预期。
燃油车有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动车也有三大件,电机,电池,电控。
对于电动车的三大件,比亚迪的策略是自力更生,全产业链布局,以求最大程度掌握议价权,减低成本。
特斯拉就不一样,能买的就买,不能买的才自己研发。比如电池是买的LG,电控买的英飞凌,电机也是外购的。只有自动驾驶没有先驱,只能自己摸索。
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就会成为特斯拉的噩梦: 特斯拉只能固守高价位,卖一辆亏一辆。比亚迪则可以依靠成本优势全价位布局,稳住中低端,冲击高端。最后特斯拉要么在高端与老牌BBA死磕被干死,要么因为资金链断裂丢车保火箭, 汽车 产业GG。
目前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车,有E系列,最低5.99万起步,有王朝系列,秦唐宋元,顶配价打到了35.99万。
全价位布局的好处是可以摊薄成本,比如持续研发,新开工厂,新开厂线等费用。特斯拉之所以卖一辆亏一辆,就是因为交付新车的速度赶不上烧钱的速度。
特斯拉也没办法,供应链受制于人,做组装的也无能为力。
特斯拉也想搞个走量车好分摊成本,盘活现金流。于是,国产的毛豆3出来了。
结果,受限于成本,定价过高,性价比贼低,要不是有特斯拉的标挂着,早被喷到大西洋了。
特斯拉Model3,补贴后售价27.15万。长宽高为4694*1850*1443,轴距为2875。搭载52度电池,工信部续航445公里。由后置单电机驱动,0~100加速5.6S。
比亚迪汉EV,售价27.95那款,长宽高为4980*1910*1495,轴距为2920。搭载76.9度电池,工信部续航550。前后双电机,0~100加速3.9S。
比亚迪的同价位的新能源车,比特斯拉的更大,续航更长,动力更强,配置更丰富。除了品牌力差了点意思,以车辆本身的产品力,甩特斯拉三条街。
如果靠近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以更低的成本还走不通低价走量这条路,特斯拉就难了。而比亚迪,就是最直接的狙击者。
对于比亚迪这种既有技术又有实力,还借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东风的对手,特斯拉称之为“噩梦”也不为过。
比亚迪技术越来越好,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可以让我买车的程度,我看好的比亚迪新能源,一定是充电混动,SUV一次充电纯电可以行驶180公里,纯燃油跑高速路1.8吨的车身,油耗低至5.5升百公里,市区工况综合油耗低至7升百公里。说到底,高效率的发动机和制动能量回收是关键,充电混动解决了市区电动,出门无电的问题,可以提前进入市场。至于高 科技 副产品就是可靠的车身稳定系统,自动刹车系统,60公里启动加速能力,车载电站技术。最后一个就是价格,能够进去寻常百姓家,价格还要大路化,没有任何补贴,中型suv需要10-15万元价格才能接受,动不动就18-27万,还是哪里凉快哪里歇会儿吧!
企业如何提升消费者体验来增强客户黏性?
笔记本和上网本都是笔记本,现在所谓的上网本是指笔记本和3G上网卡的组合。
这么说吧 你可以把3G上网卡理解成手机的SIM卡 (实际上3G网卡就是手机SIM卡和设备的组合称类似于U盘的仪器)
上网本就等于买卡送机器的那种,一般机器的配置很低,价格也很低 不超过3000,勉强凑合上网,聊天,看**听音乐的基本功能,类似于买卡送的手机至少能发短信和打电话一样;
但是你要是玩游戏啊,制图啊或则应用程序啊,上网本肯定不行,所以可以自己选好一点的本子,然后再选各家的不同品牌的3G网卡和套餐(相当于你看不上买卡送的手机,自己选好一点的手机,在选移动或则联通的不同卡和套餐);
上网本当然能看**,但是肯定没有自己买的好笔记本看起来爽,比如缓冲的快慢、分辨率,加载快慢等
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之间有什么区别
企业如何提升消费者体验来增强客户黏性?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首先要做好企业自己的服务,让消费者在体验的过程中能留下好的印象,让人愿意下次还过来。
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加完全满意的顾客的比率,才能使忠诚顾客的数量不断增多。尽管如此,CS理论并非要求企业绝对地追求顾客满意最大化。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企业提高利润还存在其他的途径,例如改进制造流程,通过研发改进产品等;
第二,企业除了顾客还有许多利益攸关者,这些人包括雇员、供应商和股东,如果增加了在提高顾客满意方面的开支,就意味着原来用于提高其他利益攸关者的资金相对减少,这可能会导致这些利益攸关者的不满;
第三,如果单纯追求顾客满意最大化,公司可能会取降低售价或是增加供应物数量的做法,这样做导致的成本上升可能会抵消甚至超过高满意度所带来的利润,造成总体利润的下滑。所以,CS所创导的实际上是在总一定的限度内,公司在保证其他利益攸关者至少能接受的满意水平的前提下,尽力提供一个高水平的顾客满意。
很多时候,企业都想要获得客户满意度的情况,最传统的方式就是做客户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这个客户满意度调查流程可以这样:
1 建立客户满意度模板,可选取问道提供的模板,也可以独立建立。支援多种题型;
2 根据模板建立问卷, 同一模板,可以建立多次问卷,多次测评可进行对析;
3 可汇入客户样本, 进行邮件传播,也可生成呼叫程式码,部署网站
4 生成满意度指数,缺口分析,样板分析,平均分等报告,可汇出excel ,pdf,word 等格式
5 多次测评, 生成对析报告,掌握变化。
企业如何向消费者报价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这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是定价策略具有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此外,价格还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它可以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映。
(一)撇脂定价策略
所谓撇脂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
撇脂定价的条件:
(1)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把价格定得很高,市场需求也不会大量减少。
(2)高价使需求减少,但不致抵消高价所带来的利益。
(3)在高价情况下,仍然独家经营,别无竞争者。高价使人们产生这种产品是高档产品的印象。
(二)渗透定价策略
所谓渗透定价是指企业把其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渗透定价的条件:
(1)市场需求对价格极为敏感,低价会 *** 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2)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会随着生产经营经验的增加而下降。
(3)低价不会引起实际和潜在的竞争。
(三)满意定价策略
满意定价策略是一种介于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之间的价格策略。其所定的价格比撇脂价格低,而比渗透价格要高,是一种中间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由于能使生产者和顾客都比较满意而得名。有时它又被称为“君子价格”或“温和价格”。
七、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1、生产大类的定价
2、可选产品定价
3、必选产品定价
4、附加产品定价
5、产品捆绑定价
八、价格调整策略
1、折扣和补贴定价
2、分层定价
3、心理定价
4、促销定价
5、地区定价
6、国际定价
九、 *** 性定价策略
1、拍卖式定价
2、团购式定价
4、抢购式定价
5、与产品未来利润增长挂钩的持续回报式定价
6、会员积分式定价
如何利用微信功能提升消费者体验微信钱包里面还有城市服务看到没,开启定位所属城市,然后找到你要办理的业务就行了。现在直接用微信的城市F务,觉得这里面挺省事的 而且现在也都是微信发红包,微信生活F务里面还可以医院挂号,车辆违规查寻,这些功能都觉得很实用 也是解决了烦的感觉
企业如何利用非理性消费者企业如何实现非理性消费的有效把控:
首先,制定科学的产品组合。
科学的产品组合是市场营销的基础,这是很多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必备的基本功。当然,无论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推出来之前,企业都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市场论证,最后做出非常理性的产品组合,才能够推向市场。这是90%以上的企业喜欢的思维模式和实际操作模式。营销策划专家利均认为,任何营销创新都必须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但如果企业营销者能够把消费行为的非理性因素充分考虑进来,有可能就会实现更全面的营销创新,当然,企业也会取得非凡的市场业绩表现。
中国挂面行业的龙头企业陈克明就为此做出了表率。中国的挂面市场一直都处于群雄争霸的局面,从行业利润层面来看,几乎已经到了无利可争的状态,因此,中国挂面行业甚至成了进入门槛低、进入风险大、品牌淘汰率高的这样一个低层次竞争的领域,任何企业想在这一行业脱颖而出都是相当困难的。陈克明做到了,成为中国挂面行业的老大。在中国挂面行业里面,绝大多数产品都处于价格战里面,几乎没有中高阶产品。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需求开始偏向中高阶,如果单独推出中端产品,可能就会迅速卷入价格战的漩涡,如果单独推出高阶产品,在无独特卖点的情况下,消费者又很难接受。陈克明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其产品线特点鲜明地呈现出中高阶产品,而其真正带动销售量的却是其中端产品,高阶产品恰恰是平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的砝码。做为大众快消品来说,绝大部分消费者很难接受品质高阶的产品,而消费者在平衡中低端产品的购买时,却无法从理性层面认识到它们的品质差别,这时,消费者的非理性因素就占了上风,他们会沿着这样的思考路径走下去:“生活水平提高了,我是否还要买低端挂面?至于高阶挂面,它们有那么高的品质吗?索性我就选择品质适中的吧。”这样,我们就看到,在现代商超里,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陈克明的中端挂面,而陈克明的高阶挂面充其量就是摆设,这就是陈克明挂面巧妙突围低品质产品线竞争的高明手段。
其次,在制定产品价格时突出考量非理性价格选择。
价格永远是消费者参考的第一要素。绝大部分消费者,无论其理性购买还是非理性购买都无法回避价格,因此,在市场营销竞争中,价格战是最普遍被使用的工具。
前面我们提到的案例无一不用价格这一因素做为最终的注脚。但是有一个案例却把价格的非理性消费心理呈现得淋漓尽致。还记得很多网站会出售电子书吧,大家都知道电子书的价格要比印刷书籍便宜得多,有两家出版商的销售业绩完全不同,就是因为其价格制定的技巧不同造成的。AB公司出售电子书和印刷版两种书籍,A公司打出,单买电子书16元,单买印刷版书籍89元,结果80%的消费者都买了电子书,只有20%的消费者购买印刷版;B公司打出,单买电子书16元,单买印刷版书籍89元,两者合买89元,结果80%的消费者购买了第三种价格的产品,当然,印刷版就无人问津了,只有20%的消费者购买了电子书。一眼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收益如何?显然B公司业绩表现更加突出。而B公司恰恰就应用了消费者非理性消费的消费行为,他们认为两者合买占了大便宜,那个单买印刷版便仅仅成为一种心理平衡工具而已,当然不会有人购买。
再次,通过渠道借势创造非理性消费优势。
企业在设计渠道时总是理性地认为应该门当户对。举例来说,某中低端服装品牌却抛弃传统的营销渠道,大模大样地进入到了高阶品牌商场,起初,企业的很多营销人员都认为营销总监疯了,因为凭他们的产品在这样的高阶商场里销售,显然面对的消费人群不对,在品质上更不能与高阶服装品牌相比,在价格较低赢利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却要支付高昂的场地促销费用,显然有以卵击石的自不量力之感。事实恰恰相反,通过其渠道的合理选择,以及专柜的合理布置,这家服装企业的中低端产品竟然堂而皇之地同高端大品牌同场竞技,并取得了超出大品牌的销售业绩。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分析一下渠道的非理性消费。一是来这家商场的人群绝非全部是高阶人群,很多中端消费人群也会时常光临,只是因为没有适合自己的心理价位的产品而空手而归;二是高阶消费人群在看到一片高价产品时,却突然看到相对便宜的产品,当然,他们是不会购买低端更便宜的服装,但他们并无法搞清楚中端和高阶服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消费者就选择了中端品牌的服装。这个时候,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就显现无疑。因此,选择合适的渠道,借势抢占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心理,是完全可以创造良好的市场表现的。
最后,为非理性消费提供足够的传播支援。
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是理性的,但理性常常无法助其解决购买的选择问题,这种情况下,非理性消费行为就会产生,因为他们必须决定要购买一款产品回去。如果没有上面提到的产品、价格、渠道等的创新而带来的非理性消费依据,那么,消费者就会瞬间陷入消费资讯回忆当中,在他们的脑海里迅速检索蒐集可以做为支撑做出购买决定的依据,这时,如果在消费者消费之前,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资讯已经针对这个消费者进行了有效地传播,这样消费者就会选择该品牌或者产品。强调一点,那种通常的理性传播并不包括在内,企业若想抓住非理性消费者的心,企业在做传播方案时,就要特意突出非理性一面,以保证消费者资讯回忆与其当时时的处境保持一致。
消费者如何体验销售者服务于消费者?
销售的八个层次2009-03-17 18:09第一步:销售产品
我们从开始做销售的那天起,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产品,我们被告知要把它推销出去。所以我们要熟悉自己的产品,以产品为中心进行销售,产品便成了我们的销售起点。产品是第一位的,销售人员是第二位的。现在国内有很多外贸型企业就是这个样子的。销售产品的过程使我们体味到,销售产品需要创新型的产品支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只要尽最大可能让人们使用它即可。我们所有的营销主题都是围绕产品开展的,方法、技巧服务于产品,不断地挖掘出产品的差异化;此层次销售的根本一点就是:展示产品价值最大化或最大的差异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找出产品的亮点,然后放大化。如果没有创新型的产品,那就要创新销售技艺了,用销售技巧来弥补产品不足,先天不足后天补,产品不足营销补。销售产品此为营销一段。
第二步:销售人品
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提高,销售产品层竞争日趋激烈,先天不足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人们开始发现产品可同质化,但人要想同质化却很难,销售的焦点便由产品转向了人。销售人员职业操守被重视了起来,销售人品成了销售中的一把利剑。实际上人品是高于产品的,生意的基础是人,销售自己应在销售产品之前。于是在销售市场就有了一本热销的书叫《卖产品不如卖自己》。人品为产品注入更好的生机、活力和人性化,人品+产品的销售方式更容易获得成功。在这个层面上销售人员是第一位的,产品是第二位的。销售人品此为营销二段。
第三步:销售服务
在即时消费时代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发现快餐文化消费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于是激烈地竞争又将销售行为推进了一个层次:就是销售服务,通过拉长销售的过程来制造销售优势。国内的海尔以其五星级服务在销售服务中挖得了第一桶金。格力空调又推出包修六年,大包式服务,在服务营销中异军突起。还有新郞西装终身免费干洗等等。服务成了产品销售中的一剂强劲蒙药,催生了一个销售服务的大市场。IBM的转型由销售产品转向销售顾客的解决方案,是销售服务中的典型案例。人们逐渐意识到服务更易创造价值。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产品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产品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恋爱中也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的最爱;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的也不是最爱你的,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我们销售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人品,但我们会对消费者说:我会好好对你一辈子的。有这一句话足矣。销售服务此为营销三段。
第四步:销售顾客体验
有了销售行为的后移,也就有了消费行为的前置。把消费行为提前,让顾客提前感受产品或服务所带给他的价值。销售顾客体验,是在顾客不用先掏空腰包时仍然可以享受产品或服务。不拥有一样可以享受,培养顾客的使用经验也很重要;让这体验慢慢融入顾客的生活,当一担不拥有成为一种不习惯时,销售的机会就来了。汽车的试驾,数码产品的免费体验店,食品的试吃,化妆品的试用,还有 *** 床都设体验中心可以免费试睡,甚至洗浴器、浴缸厂家还让美女当街宽衣洗浴,先不说这是不是操作,但从预置消费行为的角度来看,确实做得够提前,也够大胆。只要是能够提前展示出来的,商家是一点也不会保留,在销售顾客体验上是做足了文章。体验营销又成为销售中的又一杀手鐗。销售顾客体验此为营销四段。
第五步:销售再投资
销售不是一次性的,销售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比赛。销售不是挤牙膏挤完就扔,销售看重的是远景,要把每次销售都看成是再投资,销售的交易完成并不是成本转化成利润的结束,而恰恰是利润的开始,成交才真正是销售的开始。消费者是懒惰的,是害怕冒险的,他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产品;所以很多调查显示:老顾客对企业的贡献率是巨大的。忠诚的顾客是培养出来的,顾客的忠顾度是你的投资收益。销售不是掠夺,也不是占有,而是共生共荣。松下幸之助说过:与和自己有往来的公司共存共荣,是企业维持长展的惟一道路。由此可见以投资的心态从事销售将会得到永续的丰厚的回报。销售再投资此为营销五段。
第六步:销售顾客感动
顾客的消费是理智的,但又是冲动的。销售反映在顾客身上不是一条线性的,而是上下波动的。在商场上谁能够影响顾客的情绪,谁就能左右顾客的购买。要把顾客从关注物质层面带到关注精神层面上来,顾客的情绪便成了销售的第一讯号,顾客的情感便成了销售的剑锋所向。销售顾客感动,被我的一位朋友在销售过程中充分的体会了一把。话说我这位朋友跟铁路部门的一个主管约好下午一点过去洽谈团购事宜,时值夏天,天气炎热,结果“铁老大”忙着其他的事忘记了没回去,我这朋友在大门口一等就是三个小时。当这位仁兄回来时,看到我那朋友还在那傻等著,整个人跟蒸了似的,当时大为感动的说:这么热的天,你就回去吧,干嘛非要在这等我啊,你不怕中暑啊!我这朋友说了句更为顾客感动的话:跟您约好了,就是天再热,时候再长,我也会等的。“铁老大”当即拍拍我朋友的臂膀说:小伙子回去吧!今年中秋的团购就做你们的了,你们的产品是名牌,人也不错。节前提个样品过来签合同就行了。结果一连几年的团购都是跟我朋友签的。整个销售过程没有华丽的渲染,一份真诚足矣。顾客是有情感的,只是不善示爱而已。你要善于挖掘他的情感,不仅仅要让他满意,而是要让他感动。销售顾客感动此为营销六段。
第七步:销售文化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可口可乐、麦当劳之所以在营销界风靡全球,实际上是它们真正贩售的是美国文化。文化从哪里来?从企业的发展史中来找,从产品的发展史中来找,从老板的故事中找。文化可以使你的销售有高度,赢得顾客的崇重,因为它在无形中表现和表达了顾客的一种价值趋向。销售文化更容易取得跟顾客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是利用文化营销在激烈的竞标中力压群雄,一举拿下中国移动X分公司3000万的联合促销订单的。所谓志同道合,就是要首先销售文化,有了文化的认同、融合,才能有销售上的合作。文化会影响乃至改变顾客的生活方式,文化也能教育顾客。所以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销售文化可以让你抢占制高点,获得更多战略上的合作。销售文化此为营销七段。
第八步:销售品牌
品牌最初的解释是“烙印”。品牌营销是能把一切营销活动简单化、符号化的一种营销方式。当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Z”字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个侠肝义胆的蒙面侠――佐罗。当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M”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个小丑样子和蔼可亲的麦大叔。从这儿来看佐罗是非常会品牌营销自己的,M大叔也不错。随着品牌营销时代迅猛发展,成为著名品牌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国家甚至个人追寻的焦点。在品牌中凝结了企业的产品、人品、文化等诸多因素,甚至是几代营销人的付出才成就了品牌。我们可以说是站在先驱的肩膀上进行的营销,所以不要逞匹夫之勇,要学会运用品牌的力量。品牌是销售中最有利的武器,也是最具附加值的武器,无形的销售有时比有形的销售更具威力。品牌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销售品牌此为营销八段。
对于消费者而言线上线下是割裂的,品牌企业如何为客户构建一体化体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如果单一依靠内容,流量平台,或者促销机制,无法有效触达消费者。
上海启匙通过自主开发的智慧终端和资料应用为企业建立资料云平台,让商品、优惠等资讯渗透到消费者生活及购买场景中,覆盖消费者和品牌接触所有触点。了解什么样的消费者在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对不同型别的客户做人物画像分析,在手机或者PC端投放是最近关注的产品资讯,消费者在详细了解推送的产品资讯后,线上预约门店体验。导购通过客户扫二维码,或会员资讯登入,了解消费者详细资讯。除了引导消费者体验他指定的产品服务,还做延伸类产品推荐。
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者无论在和朋友,或者上下班的过程,甚至碎片化时刻,都可以和消费者产生有效连线,同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网际网路技术手段赋能新零售,实现无缝连线受众,全程陪伴消费者体验过程。
如何增强客户体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去理解客户的需求:
通过客户统计资料发现,就沟通渠道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了解你的客户。忠诚于自身品牌很重要。你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体验也要支援你公司自身的价值定位。在这个资讯爆炸的世界里,让客户了解你的企业定位格外重要。
在企业的服务体系内,客户与企业的交流不应仅限于某单一渠道,要能通过某一个交流渠道开始,再通过另一个交流渠道完成。
客服代表常常不按相同的客户服务应用程式行事,这样就影响了客服代表之间的一致性,导致了很高的人事变动率。
让客户对服务有一定的期望值,并提供相应的、能达到该期望值的服务,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能建立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客户体验至上。
现今客户期望值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服务之间往往存在很大落差。客户希望能得到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希望能在现实中,或是网路上,通过自己喜欢的交流渠道随时和企业取得联络。
然而,企业只能努力在自身许可的成本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他们所期待的服务。一旦结果事与愿违,企业就面临着钜额的服务费用、低迷的客户满意度和经许多社会渠道添油加醋的流言蜚语,自身形象因此大打折扣。
不可否认的是,要给客户完美体验并非易事。但是,企业不妨去寻找一些新颖的方式来提升端对端客户体验。以下有九个诀窍可供参考。
方法/步骤
了解你的客户
客户知道什么是好的服务。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喜欢的渠道,在每次与企业的互动中都得到好的服务。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的调查资料,客户通常喜欢通过电话来与企业沟通,其次是电子邮件和网路自助服务。同样,我们也通过客户统计资料发现,就沟通渠道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例如,年轻人更喜欢使用点对点的交流方式、社会网路和类似于聊天性质的即时服务渠道,所以企业必须提供这些技术支援。你要了解客户的特征和偏好,确保可以用他们喜好的方式与之进行沟通。
在这点上,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是个典范。公司在经过一系列技术评估后发现,41%的乘客更喜欢用手机上的短讯息和无线网路功能,还有29%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乘客对其移动装置上几乎所有功能都了如指掌。
美航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改变了其移动策略,为它的大部分客户提供电子邮件和短讯息提醒,为那些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客户提供一个移动网址,方便他们进行更复杂的活动。这些创新举动令客户与航空公司的联络更为紧密。
服务要与品牌相符合
忠诚于自身品牌很重要。你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体验也要支援你公司自身的价值定位。在这个资讯爆炸的世界里,让客户了解你的企业定位格外重要。有两家公司在这方面表现非凡。
苹果的产品设计时尚,价格不菲。它提供的客户服务与其品牌相呼应,并且按客户所需“度身订造”。例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与苹果公司的技术专家通话,他能将你的疑问处理妥当。他们甚至还会主动打电话给你。同样,你也可以通过给他们发邮件,或浏览苹果的知识库来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宜家的产品也很“时髦”,但多是需要客户自己动手组装。对于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客户也都感觉自如:他们自己从货架上取货、付钱、组装。宜家没有所谓细致周到的服务,但是客户并不会对此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期望,他们也知道这不是宜家的运作模式。
整合交流渠道
在企业的服务体系内,客户与企业的交流不应仅限于某单一渠道,要能通过某一个交流渠道开始,再通过另一个交流渠道完成。例如,客户可以从打电话询问开始,而后从邮件中得到更多相关的细节资讯。
要想让客户有这样的体验,企业所提供的交流渠道必须相互贯通,不可相互独立。这样客服代表既能通过传统渠道,也能通过社会渠道,完整把握客户与企业的交流。并且,如果客户最早是在网路自助服务系统提出服务要求的,客服代表也应该能看到整个处理的历史记录,这样他们就不用重复询问或调查,从而不致降低客户满意度。
整合客户服务体系与其他应用程式
客服代表必须要在差不多二十个不同的应用程式中检索客户所需要的资讯,这样一来,增加处理问题的时间肯定就不可避免了,结果就是客户相当不满。
客户服务体系不应仅仅只是一个为客户提供资讯、解决问题的资料库的前台,而是应该与后台的应用程式整合在一起的。这样客服代表才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回答客户的疑问。
明确何为优质的服务体验
客服代表常常不按相同的客户服务应用程式行事,这样就影响了客服代表之间的一致性,导致了很高的人事变动率。有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将业务流程管理应用到客户服务中。客服代表根据萤幕上的资讯行事,萤幕上面会显示与客户需求相符的资讯,并能保证其服务与企业政策相符合。
有一家国际性的银行,它的23家客服中心都“不走寻常路”,各出奇招,结果客户都大为不满。于是,这家银行就用了这种方法。客服代表现在都使用一种程式驱动的电脑,能提供客户所需的全部资讯,在单次互动中就能解决客户的多重疑虑。结果非常可喜,首次沟通的问题解决率提高了30%,呼叫转接率也降低了20%。
客户体验至上
让客户对服务有一定的期望值,并提供相应的、能达到该期望值的服务,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能建立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
同样,企业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如主动传送服务提醒和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让客户自己确认在哪些情况下他们希望被告知。这种沟通能让客户群更稳定。
关注企业的知识战略
一个好的知识流程是优质服务的核心因素。网路自助服务是必需的,并且,客户通过各个交流渠道联络到的客服代表必须保持一致的“口径”,这可以保证解答的连贯和准确。
将相关的知识联络在一起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方法一就是让客服代表标记出不准确、不完整的内容,或者是用自动化的工具将最常碰到的内容放到常见问题表(FAQ)的最顶部。TurboTax软体制造商Intuit公司就用这个方法将大量的免税程式码资讯联络起来。
用2.0网路工具来管理客户群
还有一个常见的策略就是建立论坛,从而建立起点对点的交流,让客户可以进行自助服务,同时缓解客服中心那边的压力。至于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客户可以继续向客服代表提出。除了知识库以外,在论坛上出现的各种讨论帖也是很好的。
电脑生产商联想就用论坛为客户提供服务。论坛里的大量资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联想的笔记本售后电话呼叫率因而降低了20%,解决问题的周期时长也减少了。
倾听客户的声音
聪明的企业会在每次沟通后收集客户的反馈,并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征求他们的真实意见。它们会在所有使用者可见的知识库中附上反馈表格,让使用者来评价这些解决方案,然后用收集到的反馈来优化自身的服务。
并且,通过类似于Twitter和Facebook之类的社会媒体来关注客户“一颦一眸”背后的深意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他们的意见审视自己的产品、服务、流程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
G58智趣mall如何增强消费者粘性?它们 利用App的游戏和社交功能把顾客变成粉丝,增加了使用者粘性。
中国电信在3G应用中所拥有的优势有哪些
简单来说,上网本就是专门拿来上网的,一般包含现在目前所有的上网的功能,出发点是享受最新的3G无线上网。
笔记本就是一台完整的电脑。
详细介绍:
英特尔关于“上网本”的描述是:“上网本是用英特尔Atom(凌动)处理器的无线上网设备,具备上网、收发邮件以及即时信息(IM)等功能,并可以实现流畅播放流媒体和音乐功能。”
上网本就是一台功能不齐全的笔记本电脑。正因为功能不齐全,上网本可以做到10英寸以下,重不超过1.5公斤,价格低廉。上网本可以在节能的基础上具备即时聊天,网上冲浪,发送电子邮件,观看,基本的网络游戏等一系列功能。
第一代上网本的标准配置为:(如早期的华硕Eee PC)
CPU(中央处理器):威盛(即全球第三大CPU生产厂商—台湾的VIA)的Nano(玲珑)处理器(具有一个物理核心 主频为800MHz)或同等级处理器
内存:512MB
GPU(图形处理器或显卡):集成显卡
硬盘:20~40GB的SSD(固态硬盘)或40~60GB的传统机械式硬盘
网卡:10/100M
无线网卡:内置802.11b/g无线网卡
第二代上网本的标准配置为:
(目前市场上(2009年初)卖的都是第二代上网本。)
CPU(中央处理器):英特尔 凌动?处理器 Diamondville Atom N270(具有一个物理核心,因为具有英特尔HT超线程技术所以模拟出两个逻辑核心 主频为1.6GHz 前端总线533MHz 45纳米制造工艺 二级缓存为512KB)
内存:1GB DDR2 667MHZ 最大支持2GB
GPU(图形处理器或显卡):英特尔 GMA 950集成显卡
显存:共享最大128M(视主内存容量)
芯片组(主板):英特尔 945GSE+ICH7-M
网卡:10/100M
无线网卡:内置802.11b/g无线网卡
硬盘:60~160GB的传统机械式硬盘,最大支持320GB
摄像头:130万像素摄像头
支持VGA输出
高配版本还有蓝牙模块、安全锁孔、DC-IN接口、支持2.5G甚至是3G上网等等。
注意:部分上网本可能会遇到因性能低下而无法流畅播放720P**的问题。其实使用最新版的Kmplayer即可流畅播放咯。因为Kmplayer具有“超级速度模式”,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加速了播放的速度,是值得使用的。
之前的上网本的尺寸一般为7英寸(第一代),现在一般为8.9和10.2英寸(第二代),现已有少数12英寸上网本出现,重在1.5公斤以下,大多在1.0——1.2公斤左右。键盘大多不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全尺寸键盘,只有新近推出的几款10英寸的上网本,配备了全尺寸键盘,这也是其不足之处之一:成年人使用时会有一定的适应期,而中小学生用起来则比较顺手。
“上网本”是上周英特尔在台湾Computex展会上创造的名词,在此之前它并没有中文名字,大家都管它叫“Netbook”。市场定位为:一是需要第二台甚至第三台笔记本电脑的商务人士;二是青少年一族、小学生等需要上网的群体,便于学习和应用;还有第三种人群是某些特殊职业者,如记者、地质勘探者等经常需要出差的人员,甚至喜欢上网炒股的家庭主妇,也是“易PC”的目标人群;第四是时尚一族,喜欢旅游,喜欢新奇事物。
英特尔对“上网本”也有类似的定位。该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上网本”既适用于希望拥有第二台甚至第三台计算设备的人群,也适用于学生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用户。
同时,英特尔认为“上网本”的使用方式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并不相同:与笔记本电脑(或EPCBOOK)可以进行内容的创建和编辑不同,“上网本”主要以“消费”内容为主,可以支持网络交友、网上冲浪、听音乐、看照片、观看流媒体、即时聊天、收发电子邮件、基本的网络游戏等;而笔记本电脑(或PC)则可以安装高级复杂的软件、下载、存储、播放CD/DVD,进行会议,打开、编辑大型文件、多任务处理以及体验更为丰富的需要安装的游戏等。
简单而言,“上网本”是一个功能不完全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是核心应用,Wi-Fi无线宽带是核心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Wi-Fi无线宽带的接入环境并不完善,如果你周围没有Wi-Fi服务,“上网本”也无所作为。
也正因为Wi-Fi无线宽带成熟度制约“上网本”,所以华硕推出“易PC”的第一站选在了无线网络发达的美国市场,同时“易PC”在中国市场的推进速度始终是“慢一拍”的缘故。
[编辑本段]搭配的芯片组和显卡参数、性能全解读
Atom使用的945GC芯片组令人啼笑皆非,南北桥芯片组的核心面积与功耗,要远远大于Atom处理器本身。真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意境。这个芯片组并不是为非常节能的Atom设计的,而是Intel临时把老旧的芯片组拉出来当此重任。该芯片组功耗约为25W,而Atom的典型仅有2W……
1、第一代的Atom系列笔记本,如华硕的EPC,确实是搭配了945GC芯片组,当时的情况是Intel没有为Atom开发合适的芯片组,结果只能搭配已有的笔记本芯片组而非UMPC专用,所以实际效果是功耗较大,达到了25W左右。
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的Atom笔记本,都使用了i945GSE+ICH7M 芯片组,且功耗为5.5W(4W为北桥、1.5W为南桥),这对于Atom就是非常合理的一次搭配。
2、精简后的Atom芯片组,也就是945GSE,和945GC最大的差别在于GMA950显卡。虽然型号同是GMA950,但是945GC的显卡频率为标准的400MHz,而945GSE为133MHz。Intel这样做是为了降低功耗,但是很显然低功耗带来了性能明显缩水。
所以使用目前流行的Atom笔记本,不能流畅运行一些普及的3D游戏(当然魔兽争霸和CS还能应付)。因为频率的降低带来了50%左右的性能下降。但是还是可以播放的,720P的H.264可以流畅播放,虽然CPU占用很高,720的VC-1编码由于GMA系列显卡的驱动问题,还是不太流畅。
3、以前的945GC真的有这么强吗?我们进一步探索,发现了GMA950显卡的一些小“猫腻”: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介绍一下图形芯片GMA 950 :这是由英特尔公司在i945芯片组内使用的IGP。兼容DirectX 9和能够运行Aero,配备Core Duo处理器应用在便携式PC中是很常见的。
英特尔在台式机上使用核心频率400MHz的i945G版本图形芯片,而在便携式电脑中频率降至250MHz和在一些超轻便型笔记本更是降到166MHz使用。这次Atom搭配了133Mhz的GMA950,其实精简程度没有大家想象中的严重,这可以看做是一次平衡设计。
Intel 945GM ——250MHz
Intel 943GML ——250MHz
Intel 940GML ——166MHz
Intel 940GMS ——133MHz
4、从网上较为全面的评测都可以看出,用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在XP和vista下的性能对比差距不大,而用GMA950的单核笔记本电脑性能下降显著。双核处理器对于使用像GMA950 这样整合显卡的机器跑vista而言有很大的意义:一个核帮助显卡,另一个核处理用户任务。
这和Intel集成显卡的特性是有很大关系的,GMA950源于GMA900系列,它仍然支持2.0版本的Pixel Shader,缺乏硬件T&L和Vertex Shader功能,顶点渲染和几何变换、光影部分仍然需要由CPU来运算。但实际上,nVIDIA GeForce61x0和ATi RS48x等整合图形芯片,其核心内部实际上并没有整合硬件级的Vertex Shader和T&L引擎,其3D渲染过程中的三角形和顶点运算等都得依赖CPU来协助加速,只不过依赖程度低于GMA950。言下之意为,具备HT技术的双线程或多线程Atom上网本的3D性能,将比单核心的Core微架构酷睿2赛扬处理器强很多。
[编辑本段]上网本和笔记本的区别
外形
首先从外形上来说,虽然上网本[1]和普通的笔记本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的屏幕尺寸会有一定的差别。上网本大多都是7-10.2英寸屏幕,而普通笔记本基本上都是在10.2英寸之上。另外,上网本比较强调便携性,外形大多小巧轻薄,同时色彩绚丽。
配置和性能
从配置和性能上来说,上网本基本上都用英特尔Atom处理器,强调低能耗和长时间的电池续航能力,性能以满足基本上网需求为主,而普通笔记本电脑则拥有更强劲的多媒体性能。另外上网本比较强调无线上网能力,硬盘大小也不如普通的笔记本。
用途
上网本主要以上网为主,可以支持网络交友、网上冲浪、听音乐、看照片、观看流媒体、即时聊天、收发电子邮件、基本的网络游戏等。
而普通笔记本电脑则可以安装高级复杂的软件、下载、存储、播放CD/DVD,进行会议,打开、编辑大型文件、多任务处理以及体验更为丰富的需要安装的游戏等。
价格
目前市面上,上网本的售价大致范围在1500-3999元之间,而传统笔记本则根据厂商的定位以及用户的需求,价位在3000元到上万元不等。
上网本和UMPC的区别
很多人会把上网本和UMPC混淆,上网本与尺寸更小的UMPC(超便携个人移动设备)和MID(手持移动设备)有着很大区别。与主流笔记本电脑相比,上网本尺寸小、价格低,功能不如主流笔记本电脑完备;UMPC也是由英特尔提出的概念,官方认为只有同时满足“7英寸或更小的显示屏”、“内置触控板”、“最小分辨率为800×480”等多项条件,才能称为UMPC。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UMPC尺寸一般在5.6-7英寸之间,多具有旋转屏幕或触摸屏等功能,价格也比上网本要高得多。而MID的尺寸比UMPC更小,更适合放在口袋中。不可否认,上网本在便携性和性价比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网本电脑正在动摇微软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微软视窗操作系统对于要求推出最便宜上网本的PC制造商来说,价格仍然过高。CLSA Ltd.台北分析师珍妮?赖(Jenny Lai)预计,在一台电脑上安装Linux只需要5美元,而XP约为40-50美元,Vista则要100美元。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上网本中,约30%使用的是Linux操作系统。在国内,欣闻英特尔联手中标软件与长城电脑推出的Linux上网本销量骤增。不可否认,在很多特性上,Linux与上网本都有着共同的特质。随着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上网本今后必将在功能特色、性价比方面有所突破,成为移动时代的一款大众化产品。
netBook(上网本)一词最早源于英国小型电脑生产商Psion Teklogix,该公司几年前曾推出一款名叫Psion netBook的介于笔记本和PDA之间的小型笔记本,并向版权和商标署注册了商标“netbook”, Psion于1996年12月首度使用上网本商标术语,2008年末,Psion 决定保护“netBook”这一商标。一些Netbook爱好者的网站已经收到了它的停止使用(“cease & desist”)通知,要求删除“Netbook”这个术语。它给出了3个月的期限,要求在2009年3月前删除内容,否则就会进行起诉。
根据WhoIS数据库,Netbook域名创建于1994年8月25日,2008年9月29日被Intel买下,注册信息换成了Intel相关资料。
另外,最近掀起的“山寨”文化,而“山寨笔记本”也成为众品牌上网本最强的竞争势力,由VIA主导的框架方案,将使得上网本产品更丰富,发展更迅速,更个性化。
上网本就是轻便和低配置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作用就是方便上网,需要搭配3G上网设备。
缺点就是屏幕太小,看字费气力。有些网站已经注意这个问题了 比如epcbook.cn就已经做了大字体的网址大全给上网本用户。搭配大字体的百度搜索,估计能给众多上网本用户提供不同的感受。
在2009年中,支持着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即信息技术)行业向前发展的两大支柱中,
一个就是Netbook
另一个就是Windows Vista的掘墓者——Windows 7
[编辑本段]上网本今年蚕食笔记本12%份额
2008年中国上网本市场销售量规模为90万台,但2009年中国上网本市场销售量规模将达到202万台,同比增长124.4%,在所有其他电脑产品都面临销量下滑的背景下,上网本成为完全不受危机影响的独特商品,“今年可能占据笔记本市场的六分之一强。” 计世资讯通用产品研究部分析师郭畅说。
4月15日,中国移动与17家PC巨头推出29款上网本,包括联想、戴尔、惠普、海尔等厂商蜂拥而至。据透露,与PC厂商的合作分深度合作与一般合作两种,再根据推广的力度确定补贴金额。其中,最高达2100元/台,其次是1500元/台,最普通的合作为900元/台。不过,相关PC厂商还要完成销售任务,如为了拿到2100元补贴,PC厂商每季度得销售9万台。目前,有6家厂商成为中国移动上网本最高级别合作伙伴,它们是联想、方正、同方、海尔、惠普、戴尔。戴尔还在4月16日特意举行了TD上网本的发布会,并表示后续还将有产品推出,以支持中国移动。而内部人士表示,9万台的季度销量不成问题。
几乎同一时间,4月16日,中国电信也亮出20多款上网本,联想、方正、海尔、明基、惠普、华硕等十多个PC厂商品牌助威。多家厂商证实,中国联通的上网本也在订制中,预计将于3G放号时正式推出。这样看来,我们仿佛瞬间就进入了一个上网本的新时代。
中国移动G3笔记本电脑,是中国移动为迎接3G时代,首次与各在电脑厂商浓度合作,优选定制的笔记本电脑,其内置了TD无线上网模块,终端支持速率最高可达2.8MB/秒,并可切换到2G/GSM的EDGE。同时,上网费用与现有的中国移动号码捆绑,实现统一、帐单。目前,北京地区商家仅选国美电器现货独家发售。目前定制并推出的机型有惠普、海尔、戴尔等三大品牌,中国移动会给予消费者最高2100元的话费及上网费补贴。
便携移动PC、身材小、价格低
上网本(Netbook)是一种以上网为主要诉求的超便携移动PC,尺寸多在10寸以下,多用于在出差、旅游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动上网。上网本以身材小巧、价格低廉为最大卖点,在金融危机来袭的当下,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第二台笔记本时的选择。
据国美专业人士介绍,G3上网本是专业用于上网的笔记本电脑,主要针对的人群为随时关注信息的客户,比如炒股客户、新闻记者、各类对网上信息及时性要求高的客户,为各个群体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沟通路线。G3笔记本可在3G和2G网络中自由切换,客户在3G网络覆盖良好的区域无线上网时,速率可达2.8Mbps,切换到2G网络时,速率可达460kbps,速度非常的快。而普通的上网本,在很多时候被当作很大的屏幕MP5使用,如何能户外上网成了大家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在户外上网,大家一般都会购买无线上网卡或者通过外置的网络终端进行连接,但是其网速以及带来不便让人无可奈何。G3上网本的面市可以彻底解决速度的问题。
无线上网、无漫游费、全国价格统一
目前几款G3上网本在国美各门店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捧。除了优惠的价格,移动G3笔记本实现全国统一资费,不管客户在国内任何地方使用G3笔记本上网,资费都是一样的,不会额外收取漫游费。上网费方面,目前已有50、100、200元三类流量套餐推出,每月超出的部分也只需0.01元/KB。经过粗略计算,每月最低只需支付约100元,就可以享受每天无线上网收发邮件和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聊天的服务了。同时,“G3笔记本”无线上网没有漫游费,通过“G3笔记本”无线上网,在全国各地都是统一价格,对于准备购买上网笔记本的消费者而言,G3笔记本无疑带来了绝佳的入手时机。
G3笔记本与3G资费
G3笔记本是由中国移动与多家知名厂商联合推出的新型笔记本。它内置了中国移动3G通信模块,还安装了各种实用办公、软件,客户通过G3上网笔记本内预装的G3随e行软件,就可随时随地无线接入互联网,实现获取信息、或移动办公的需要,非常方便。
同时,G3笔记本的销售价格和补贴额度都令人心动。让我们算一笔账,本来购买一台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大约需要花3500元,加买一张3G无线上网卡大约需要多花1000元,而现在只花约3500元就可以拥有内置了3G无线上网模块的G3笔记本,还可获得最高为2100元的话费和网费赠送,相当于目前可以用约1400元的价格买到价值约4500元的产品。对于准备购买上网笔记本的消费者而言,G3笔记本无疑带来了绝佳的入手时机。
“G3笔记本的上网费将可直接在客户绑定的全球通号码的话费中划扣,相信这一设置为客户提供了更多便利”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届时全球通品牌客户购买G3笔记本后,可以使用内置的随e行客户端,免费登陆中国移动“随e行G3笔记本业务办理网站”,选择资费模式,与客户现用的号码绑定付费,即可实现用全球通话费支付笔记本上网费的功能。该人士同时表示,G3笔记本实现全国统一资费,不管客户在国内任何地方使用G3笔记本上网,资费都是一样的,不会额外收取漫游费。上网费方面,目前已有50、100、200、300元四类流量套餐推出,每月超出的部分也只需0.01元/KB。经过粗略计算,每月最低只需支付约100元,就可以享受每天无线上网收发邮件和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聊天的服务了。
据了解, G3笔记本可在3G和2G网络中自由切换,客户在3G网络覆盖良好的区域无线上网时,速率可达2.8Mbps,切换到2G网络时,速率可达460kbps,这一设置无疑使还在犹豫的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2003年,当中国移动刚开始预存话费送手机时,我觉得很优惠,当时就买过一台定制手机。”全球通客户徐先生表示,“现在开始定制笔记本了,这么优惠又方面,当然更要快点搞一台啦!”
凭借手机领域的成功经验,相信中国移动将通过G3笔记本的战略,制造出新一轮上网笔记本的市场消费热潮。据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人士透露,以广州为例,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消费群消费能力并不低,而G3笔记本的时尚定位和优惠价格,本身就与大学生市场相契合,很快就可以在校园中形成消费风潮。12日起,在广深两地指定的“沟通100”服务厅就可以买到G3笔记本,下阶段还将在国美、苏宁、电脑城等各大卖场公开发售,消费者将可轻松体验3G时代的无线上网。
整改后的滴滴能否重现辉煌?
3G前夜的混战远远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就在2006年1月20日信产部公开发布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3G标准,国内外一切WCDMA和CDMA2000标准的商家们担心从此将与3G无缘时,中移动老总王晓初的表态又让大家重新看到了希望。
2006年2月8日,据外电报道,王晓初曾于近期向香港的投行们表示,“中移动并不希望仅使用TD-SCDMA作为惟一的标准,而希望将其与其他技术结合进行应用”。
显然,中移动对国产3G标准TD-SCDMA并非情有独钟,相比之下,它更青睐欧版的WCDMA。截止到目前为止,美版CDMA2000全球用户量已达2亿,欧版WCDMA全球用户也即将突破5000万大关,而国产TD-SCDMA标准用户量却是零。
尽管身为电信国企,力挺国产TD-SCDMA标准责无旁贷,但作为一个公众上市公司,中移动(包括已先后上市的中电信、中联通和中网通)不得不冷静的从更为现实的投资回报率角度出发,全盘考量3G决策,特别是TD-SCDMA标准。
一个非常明显的迹象是,不管是中移动,还是中电信、中联通和中网通,都不愿主动接受国产TD-SCDMA标准,虽然TD-SCDMA早已是今非昔比。
站队TD-SCDMA
的确,在过去的几年里,TD-SCDMA标准尽管迄今用户量仍未实现零的突破,但它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即或是2006年2月8日当天,也依然有两家台资手机企业明基、仁宝准备向大陆TD-SCDMA产业联盟提交申请,希望成为国产TD-SCDMA标准联盟的一员。
基于各自的利益角度和市场判断,商家们对欧版WCDMA、美版CDMA2000和国产TD-SCDMA标准有着迥异的戏剧性表现。
现实来看,与欧版WCDMA和美版CDMA2000相比,国产TD-SCDMA标准无论是技术成熟度、产业链完善还是商务应用上,都是实力最弱的一个。
然而,有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缺陷重重的国产TD-SCDMA标准,却仍有不少商家主动向它投怀送抱。来自TD-SCDMA产业联盟的统计显示,目前已有30多家大陆企业与10多家大陆外企业希望成为TD的终端供应商。国内电信领域赫赫有名的、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八大巨头,也欣然愿意为TD-SCDMA摇旗呐喊,委身TD-SCDMA联盟的理事会成员。
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TD-SCDMA是国产3G标准,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就一定会千方百计为TD-SCDMA标准扫清一切前进的障碍。
支持TD-SCDMA的商家们心里非常清楚,站队TD-SCDMA事实上就是在站队。与站在一边,无疑为自己降低了极大的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不可控的,而技术不成熟和零商用经验所引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TD-SCDMA技术和市场化的逐步完善,却是可控的。
当然,2005年中国官方既然向国际已经承诺,“在3G牌照问题上将遵循中立性的原则,国内的运营商可自由选择包括欧版WCDMA、美版CDMA2000和TD-SCDMA三种3G标准”,那么充当代言人的信产部也不会强行让市场服从意志,僵硬推广国产TD-SCDMA标准。
牌照发给谁、怎么发、何时发……,信产部一直在巧妙的平衡各方利益。它一方面要保持曾经承诺的中立立场,一方面要力挺TD-SCDMA标准在未来3G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信产部力挺中国标准
信产部盘算着,如果国产TD-SCDMA标准能够在全球3G市场站稳脚跟,甚或成为中国3G的主导标准,那么中国通信业几十年的被动局面将彻底改观。
一般而言,通信技术产品具有强大的技术锁定功能,从一种技术转移到另一种技术存在着高昂的成本支出,这种严重的路径依赖性,对于3G的三大技术标准而言,谁拥有了最初的技术标准的所有权,谁就能从这种知识产权的拥有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由此而带来的各种收益;而技术知识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又为今后继续垄断这种知识产权奠定了基础和优势。
因而信产部十分明白,从移动通信的全球发展和未来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今天的3G技术标准之争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中国用何种标准,取得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的收益权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今后谁将左右3G、4G乃至整个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方向问题。
在前两代通信技术的竞逐上,中国已经彻底落后了。
中国第一代模拟机大概发展了600万用户,当时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都是从国外买的,一部手机价格高达5-6万元,至少有2500亿元流进了国外公司的口袋。第二代通信技术的滞后,使中国在终端程控设备上投资的上千亿元人民币资金大部分落进国外设备提供商如思科、爱立信、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腰包。
谁掌握着标准,谁就主导着行业的生杀大权,这一金科玉律在通信产业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过。作为通信产业游戏规则制定者的信产部,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推广事实上极其迫切。信产部副部长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呼吁,要改变中国通信产业落后面貌,就必须鼓励发展自主通信技术。
TD-SCDMA技术标准恰好是生逢时世。信产部觉得,力挺国产TD-SCDMA标准带给中国通信产业最直接的好处在于,它可以让中国的通信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们节省大量的专利成本,整体上减低产业运营费用,从而以低价造福于民。并且如果TD-SCDMA标准在中国发展成功,将来势必可以走出国门,用中国的专利技术来别人的钱,那样也不失为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情。
于是,在信产部的撮合和积极牵头下,中国TD-SCDMA标准从无到有开始起步,TD-SCDMA联盟成立了。短短几年时间,TD-SCDMA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各个环节的技术也开始发育成熟,TD-SCDMA标准已经切实具备了独立组网能力。曾经横亘在TD-SCDMA标准与WCDMA和CDMA2000之间看似不可跨越的沟壑,正在急速缩小。
中移动并不买账
然而,对于TD-SCDMA标准所具有的一切,主导着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和3G进程的几大运营商却并不买账,其中尤以实力最为强大的中移动为甚。
事实上,业内很多人认为,如果中移动牵头TD,对中国整个通信产业的发展都将非常有利。中移动在2G市场已经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网络运营经验,它的资历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国产TD-SCDMA标准商业运营上的成功。
并且现在被认为最优秀的WCDMA在其发源地欧洲并没有引起像中国市场这样的大势追喷,中移动所青睐的欧版WCDMA标准由于运营失败正大受市场质疑。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移动仍然没有表示出对国产TD-SCDMA标准一丝的兴趣。中移动一直相信,由GSM平滑过渡到WCDMA,从升级成本、技术可实现程度和实际的商业应用来看,均是技术演进的最优选择。
而且在中移动(包括中电信、中联通和中网通)眼中,TD-SCDMA标准所具有的相对缺陷近乎于是致命的。不论TD联盟和媒体如何鼓吹,运营商们其实心知肚明,由于TD-SCDMA起步较晚,与WCDMA和CDMA2000相比仍很不成熟,运营商们不得不深思熟虑。
以中移动为首的运营商们最为担心的是,TD网络应用的回报和建网成本如何、TD-SCDMA网络究竟交给谁、单独组网还是混合组网、标准是否会被边缘化等。
对于用户为零、商业应用还未起步的TD-SCDMA标准来说,这些问题是它目前所难以回答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中移动等作为上市公司,它的决策除了对国家大股东负责,还必须对广大公众负责,它不可能单方面为了国家大股东利益而去尝试一个风险不可知的大冒险,牺牲其他股东利益。
自然而然,对国产TD-SCDMA标准的信心不足,让几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对TD选择了旁观。信产部开始发现,要真正树立运营商们对国产TD-SCDMA标准的信心,就必须尽快让TD走向真实环境下的网络应用。
于是,一场近乎于实地演习的TD-SCDMA应用示范网组建在2006年春节前后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次演习将进一步验证TD-SCDMA的组网能力、网络管理,以及终端的漫游和业务支撑能力。它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影响运营商们对TD-SCDMA标准固有的看法。
中电信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揣测,牵头并主导这一次TD-SCDMA应用示范网关键性战役的会是中电信。
此前,信产部曾一度放出风声,国产TD-SCDMA标准在中国3G市场必将占有一席之地,并且TD牌照会发放给有实力的运营商来运营。信产部官员透露此话,是在中国电信集团的一次内部工作会议上。
信产部当着中电信表态,是否在有意暗示中电信?而在此次TD决定性预演的战役中,是否又会让中电信提前担当TD的主角呢?种种迹象显示,业内揣测的可能性极大。
但中电信一直在矢口否认,称是谣传。中电信的推托其实不无道理,在支持TD-SCDMA标准的态度上,中电信从未有过明确的表态。而这次TD-SCDMA一役又十分敏感,“哪个运营商参与了这个应用示范网的搭建,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谁就获得了TD-SCDMA牌照”。
从目前来看,中电信并不想把自己与TD-SCDMA标准靠得太近。中电信的理由很简单,TD未有过商用先例,中电信也没有移动市场上丰富的业务开发和推广经验,由中电信独扛TD风险太大。
诚然,国家可能会模仿当初支持弱小的联通打破移动垄断一样,给中电信TD 标准以优惠的政策倾斜,在时间和资费等各方面予以特惠,但实际上于中电信而言,特惠并没有想像中那般具有吸引力。中电信看得很清楚,由于监督不利,当初许诺给联通的特惠政策在竞争中早已名存实亡,联通目前所面临的窘境足以说明一切。
因而,尽管外界一直风传中国电信可能会被批准组建TD网络,但中国电信却仍“一意孤行”在深圳等地大规模进行WCDMA招标。
面对即将到来的3G,中电信有自己的想法。
近几年来,固网整体业务的渐进下滑让中电信固网转型的愿望愈加强烈。不管是中电信还是中网通,作为固网运营商,它们都想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移动业务里,向电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相比中移动和中联通,两大固网运营商对3G牌照都是志在必得,因为3G是他们直线进入移动领域的黄金通道。
但是,根据此前国信的3G提案,最终信息产业部所发放的3G牌照不是4张,而是3张。6家运营商争夺3张牌照,僧多粥少的争食局面让本来已经极其复杂的3G混战又与电信业另一扣人心弦的联系到了一起,那就是电信重组。
中电信的想法是,重组中联通,分拆联通的GSM网和CDMA网,由中电信收购中联通的GSM网络,然后再技术升级到WCDMA,以完成中电信的3G规划。不过,这只是中电信的一厢情愿,信产部肯定不会答应。
信产部之所以历年来不断大刀阔斧进行电信重组,就是为了遏制重复建设,优化电信竞争格局。如果信产部果真如中电信所愿,那么国产TD-SCDMA标准不仅会沦为弃儿,中电信还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举成为3G霸主,那势必与信产部的初衷大相径庭。
不过,中电信的建议事后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业界虽然不赞成由中电信收购GSM网,但对中联通拆分重组却表示出了明显的兴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联通上下都笼罩在拆分阴影中,极大的影响了公司士气。直到新近信产部亲自介入,宣称联通不会被拆分,重组声浪才开始有所收敛。
风波再起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要悬浮在3G头上的疑云没有散去,业界对3G的揣测与明争暗斗就不会消停。
就在业界为TD-SCDMA标准由谁来扛,3G牌照如何发、怎么发、如何分配等问题揣测万端时,2005年12月19日,信产部副部长又发表言论说,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的决策时机已到,牌照发放涉及技术和业务成熟性、竞争格局优化、知识产权问题、3G中国标准TD-SCDMA的发展4个问题。
于是,3G混战又开始卷入“3G牌照何时发”的风波中。
事实上,信产部一直以来力挺TD-SCDMA标准的态度非常明确,并且还屡次三番提醒仍在犹豫中的运营商们“决策时机已到”“TD正式确立为中国3G标准”。囿于自身立场和当初的中立性承诺,信产部不会强制运营商们对3G标准的选择。但是,它确实希望运营商们积极主动的出面支持国产TD-SCDMA标准。
可不管是中移动还是中电信,却用种种举动明显表示着对TD的毫无兴趣。信产部一再明示,TD会“由有实力的运营商主导推广”,而在中国6大运营商中,真正有实力的,无非就是中移动和中电信了。显然,为了说服中移动和中电信,信产部需要一些时间。
中移动和中电信也在观望,它们希望新近布署的TD-SCDMA示范网能够让他们见识TD的实力。毋庸置疑,在主导3G进程、特别是牌照发放的诸多因素中,国产TD-SCDMA标准的发展和利益纠缠是至关重要的核心。
而业界绝大多数人也愿意相信,TD-SCDMA示范应用网成功布署完毕之日,便是第一批国产3G牌照首发之时。
那么牌照首发应是什么时候?是众人期盼的6月,还是10月,或者如同以往一样会被顺延得遥遥无期?从目前官方数据来看,TD-SCDMA预商用测试网将于3月底建设完成,而接下来的预商用测试,就算一切进展顺利的话,也得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这样一来,要等到正式发放牌照,怎么也得到2006年10月份。
并且在等待TD-SCDMA网络示范运营结果的一段时间里,信产部还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筹备,那都是些长期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也是走向3G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譬如3G牌照如何分配,如果不进行重组,3张牌照又如何在6家运营商手中分配;譬如作为首发的TD牌照发给谁,是中电信还是中移动;譬如TD牌照发放后,如何才能保证在后续的竞争中不被边缘化……。
当然,还有一系列后续的市场问题同样需要面对:中国是否有充足的3G市场消费能力、运营商们是否有足够有效的3G应用、中国3G是否真如阚凯力所言的“上3G必死!”?
后3G之战
“上不上3G”之争,是中国3G历史进程中一段颇有戏剧性的插曲。
北邮教授阚凯力是一个高调的3G反对派,他一直认为,“3G很不成熟,上了以后经济效益很差,可能几千亿的投资都要亏进去”。对于3G牌照的发放问题,阚凯力认为一方面是决策单位没有形成决策的科学化,另外就是决策单位屈服于国内和国外利益团体的压力。
但是,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电信专家王煜全也言辞激烈的认为,“中国如果现在还不上3G,那3G就过气了,就错过了进入的最好时机,中国不能再等了”。
两者针尖对麦芒,一时你来我往,斗得不可开交。
其实,阚凯力的忧虑并不无道理。中国3G市场的推广,的确存在着一个市场容量和市场接受度的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好,中国在3G网络上所的几千亿投资未尝没有打水漂的可能。当年美国野心勃勃的投以巨资的“铱星”,到最后不也是惨败终局吗?
以目前情形来看,不管是技术成熟的WCDMA还是用户规模最大的CDMA2000,在全球的商用战绩均乏善可陈。比如香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电讯,它在全球的3G业务总共集聚了805万客户,尽管用户规模不小,但和记亏损却极其严重。有财报显示,仅2004年一年,和记在3G业务上的亏损就有250亿元之巨。
客观而言,和记3G的个性化数据业务其实非常具有独特性。除32条资讯频道选择外,和记黄埔还以“3”的品牌,针对香港推出了有香港特色的3G数据服务,如:蔡澜天地、、运程占卜等,为马迷们提供流动直播3G手机服务,选听马评家们对赛事的预测,排位表和等消息,赢得了大量的用户拥趸。
不论是市场细分、业务开发与推广,还是3G的市场综合运营上,和记的3G市场拓展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但为什么在如此强劲的3G应用与推广力度支撑,在香港那般旺盛的购买消费力下,和记电讯的3G仍然与早已先行一步的日韩、欧美市场一样兵败滑铁卢呢?
显然,对于3G未来可能的市场投资回报周期和投资风险估算,并没有一个清晰可靠的考量。3G对运营商现金流的蚕食和运营成本的压力是很难想象的,目前全球的3G运营商,几乎都在为3G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所烦恼。
就说和记电讯,它的巨额亏损正是因为上客成本高。在和记推广3G的最初一段日子里,也即是2004年下半年,和黄全球3G服务的上客成本平均每客户为271欧元(约合2726港元),其中包括手机补贴和分销商佣金两大部分。
如此高的每客户上客成本,于国内电信运营商来说,绝对是一笔难以承受的负担。当然,这还只是单纯的入市估算,没有考虑到实质性的市场竞争。若是引入竞争,特别是国内市场盛行的恶性价格战,那么随之而来的成本负担将不可想象。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联通用它的准3G网——升级版CDMA网也推广过一些类3G业务,比如可视电话、联网游戏、手机定位等目前全球3G运营商大势推广的主导业务,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排除联通本身的市场开发与推广不力,其中也未尝没有“国内3G应用消费购买力不够”的原因作梗。
因而在3G牌照发放的前夜重新回顾阚凯力的反3G论,的确会让人感到有些后怕。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3G攻略早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信产部于2006年3G,也即将成为铁板钉钉的事实。
可以想见,走过了3G前夜后,中国3G之旅才真正开始了。3G热潮不会因为牌照的发放和标准的统一而冷却,相反随着国内3G业务的部署和展开,3G热将进一步水涨船高。那时候一场真刀实枪的市场战斗就开始了,那种激战的盛况更胜于现在的口水战。
个人觉得中国移动不该走TD-SCDMA之路 呵呵
滴滴出行——一切从出行开始!
滴滴出行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一款领先全球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它早在多年前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随叫随到,价格便宜都是它的特点。有了这款软件,属实是大大地减少了我们出行的麻烦。
曾几何时我们打车还是要到大街上找出租车,亦或者提前留好司机的电话,需要的时候联系司机让司机前来接我们。正因为如此麻烦,所以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让我们的出行出现问题。比如有时就会发生找不到车亦或者司机没有时间的情况。亦或者还会出现我们和司机的交流出现问题司机找不到我们的问题。
自打打车软件的出现,我们乘客可以便捷的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通过相应软件可以联系周围所有司机,并且直接与抢到单子的司机进行直接沟通。大大提高打车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我们和司机的不少时间。特别是有急事的时候,更能体现出它的快捷。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科技在不断优化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烦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无时无刻都处于“大数据”的“监测”下。手机经常会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或者电话,打开淘宝等购物平台也总是会弹出一些觉得“你喜欢”的商品。甚至刷抖音等短也会根据我们的喜好给我们推送的相应的。在这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我们的一些信息也被泄露了出去!
滴滴出行是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于2012年9月9日上线。一经上线就迅速抢占了市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包含出租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多种服务。甚至于2021年位列胡瑞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92名。正如它的广告语一样,
滴滴一下,美好出行!?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就在今年六月份,滴滴公司在美国低调上市。要知道一个公司的上市是代表着这个公司是非常成功的。然而不久,就有很多网友质疑滴滴公司将我们国家的用户个人隐私和我国的道路路线图泄露给美国。要知道,泄露隐私本来就是不对的,更何况还是泄露我们国家的“隐私”!
在大众推动之下,所以,从7月初开始,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发布公告,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其进行调查。虽然滴滴后来否认泄露,但是在几天后,我国相应部门发布公告,滴滴公司严重违法违规,下架了其打车软件!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事情的经过。
直到现在,我们在手机软件商城中搜索滴滴出行还是搜索不到其软件的。可见,滴滴真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自己把自己的前方美好的明送了!
要知道线上打车滴滴可是打车行业的领头人,不像一提起电脑我们会想起,联想,戴尔等。一提起手机我们会想起华为,苹果等。曾几何时我们一提起线上打车,唯一可以想起来的就是滴滴!其他打车软件虽然也有,但是我们并不常用!
那么,事已至此。滴滴还能达到曾经的辉煌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不能!
如今滴滴公司股价大跌。虽然我们还是可以使用滴滴打车软件。大街上还有很多滴滴专用车。但是,他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如今滴滴旗下还有一款打车软件,那就是花小猪。花小猪打车是滴滴推出的打车品牌,由北京鸿易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其致力于打造实惠出行。虽然如此,但是也并不能弥补滴滴犯下的错误!如今的滴滴公司想要冲创辉煌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毕竟他泄漏了我们国家的隐私,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现在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打车软件层出不穷,比如曹操打车,T3出行等等。这些也都是一些比较可靠的线上打车软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高德打车,因为他可以同时呼叫多种打车软件上的司机,非常的好用。
滴滴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的国家为中心,爱护自己的祖国。不能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